郭思梦
首都师范大学朝阳金盏学校101119
一、【设计背景】
理论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感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基础就是感恩。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品德的养成,认为个体要通过忠、孝、节、义等德行来反映自身的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的道德秩序。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离不开感恩教育,懂得感恩与回报才会勇于担当责任,形成社会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这也就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中小学生守则》第5条也提到“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实践背景: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少男少女们由依附服从变成独立反叛、由温顺平和变成倔强好胜、由喜欢父母变成喜欢同伴。本班学生大多是外地务工人员子女,父母陪伴相对较少,学生对父母的情感相对淡薄,不懂得感恩父母,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更有甚者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对父母不太礼貌,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课前我也对本班25名学生是否对父母有感恩之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说出父母生日 父母生日表示祝福 感谢过父母 对父母发脾气

结果显示,本班56%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生日,甚至92%的学生对父母发过脾气。如果一个孩子连亲情都不懂得珍视那么他是极为冷漠的,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有情有义了。因此我设计了以《知感恩,献孝心》为主题的班会课,此次主题班会非常具有时效性。
二、【班会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懂得孝敬父母是青少年的重要思想素质。
行为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促进学生与父母和谐相处,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感恩意识,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使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
三、【前期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调研、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主持人、小品、诗歌、祝福卡片
四、【班会过程】
1、导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感恩作为中华的传统美德更应该被传承。父母是赋予我们生命,默默付出,细心呵护不求回报的人,一声“父母”是最动听的声音,古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而我们又做了什么去感恩父母呢?
先观看视频《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班主任老师介绍本节班会课的两位学生主持人,由主持人致开场词,宣布《知感恩,献孝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2、实施过程
活动一:“家务大循环”
两位主持人以问话的形式呼吁同学们意识父母是赋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至今,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的人。而为了体验父母的辛劳,引出“家务大循环“活动”,每组派出一位体验官,其余四人充当考验员,进行“哄哄我”“洗衣服”“叠衣服”“倒水”家务循环体验,限时2分钟。老师提示主持人各组活动时间和声音。活动结束,由主持人作总结并找同学谈谈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活动体验,让学生身体感受父母照顾自己时的辛劳,心灵体会父母付出的爱。
活动二:“小品”
体验了父母的辛劳,感触了父母的不易,他们对我们的爱总是满满得快要溢出,而我们平时又是怎么对待父母的呢?由主持人以问话形式引出反面小品《我家老大就是我》。老师提示主持人站姿和声音。三名学生演绎后主持人找同学谈谈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反面小品的展示,学生能有感而发,想到小品中的情景也出现在自己身上过,由对父母的愧疚,内心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活动三:“亲情赞颂知多少”
通过上一个活动,同学们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主持人带领全班一起背诵游子吟,引出诗朗诵《父母》、歌曲《当你老了》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化作实际行动,通过诗的朗诵,歌曲的演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内心想对父母献孝心的动力。
活动四:“孩子你不知道的事”
主持人请到场的一位家长发言,读读她送给她“特殊”孩子的一封信。老师提示主持人也让此名学生谈谈感想。
【设计意图】:家长发言,说出孩子不知道的,父母默默付出的事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以及献孝心的内在动力。
最后主持人总结,引出班主任发言。班主任带领全班学生一起感谢两位主持人的精彩主持,对两位孩子给予肯定和鼓励,接下来做本次班会总结。
3.班主任总结提升
亲爱的孩子们,我想通过刚才的活动,通过今天这堂课,你们肯定感受到了父母的爱,父母的爱不是亮晶晶的水晶,也不是甜津津的蜜糖,它只是我们在悲伤时候的一句简单安慰,也只是我们在寒冷时的一个温暖拥抱,父母的爱像一片大海,而我们则是那小小的帆,永远也走不出那片大海。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沛然而莫之能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我相信大家都深刻的感受到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回馈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将我们的感恩落实于行动,感恩于父母,再将这份感恩之心在我们身边蔓延,这也就构建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班级,和谐的学校,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国家。
请同学们将你准备的行动卡拿出来,课下写上你想要为父母做的事并送给你的父母,用你们的行动去感恩父母吧!
五、【班会延伸】
1.组织学生写会后感
2.开展“感恩父母记录册”活动
六、【班会反思】
通过此次班会学生们从中受到的教育是终身的。主题班会结束后,我就让学生写了一篇会后感,从中我得知他们的受益很深:有的学生写到自己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替父母考虑过,甚至还常与父母顶嘴,现在想想实在是太不象话了,以后一定不再是这样了,要在家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做个听话的好学生,以此来感恩自己的父母;有的写到自己从这次班会中懂得了如何用实际行动去感恩自己的父母;有的说当父母在外劳累了一天回来后,自己会帮父母锤锤背、揉揉肩或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他们说这就是对父母的感恩。许多家长打电话告诉我自己的孩子变化如何大,在家时如何听话,从这些情况来看,我自己认为这次的主题班会是开得比较成功有效的。不足的地方第一就是学生有些紧张,肢体和语言还可以在大方些,第二是我的课件还可以再精美些,再以更多的形式吸引、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