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积极作用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   单宝丽
[导读]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不仅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还要肩负学生校园生活监督的重任。
        单宝丽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第二小学      164100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不仅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还要肩负学生校园生活监督的重任。因此,班主任在“重压”之下,要利用“从众心理”展开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小学生遵守校规校纪,高效学习理论知识,促进其思想、身体、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本文对“从众心理”积极作用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班主任;从众心理;班级管理;心理健康
        引言:“从众心理”是指小学生受到群体舆论或行动的影响,改变自身的思想认识、判断能力而做出的符合群体舆论或行动的行为,该行为是普遍的部分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小学班主任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兼顾班级日常管理,为此,要发挥“从众心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小学生盲目跟从,合理利用小学生的“从众心理”,高效的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一、利用从众心理深化遵纪思想
信息压力是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概率较少数人而言较高,在模棱两可的选择之间,人们倾向于多数人的选择;规范压力是人们不愿违背群体标准,不想被“孤立”而选择采取群体意见的行为。两种压力导致了“从众心理”的产生,所以,班主任要利用信息压力与规范压力的积极作用,深化学生的遵纪思想[1]。
部分天资聪颖、生性活泼的学生经常藐视校规校纪,在课堂上做出扰乱秩序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要以“铁面无私”的形象严惩违反纪律的学生,深化学生的遵纪思想,警示部分藐视校规校纪的学生,并告知全体学生小部分“调皮分子”无法撼动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决心。提出“一人犯错,全体受罚”的管理制度,将学生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挂钩,学生都不愿成为“害群之马”,也不想承担连带责任,杜绝违纪行为的发生,合理利用“从众心理”中的信息压力与规范压力,深化学生的遵纪思想。
        二、发挥群体凝聚力的依附作用
群体因素是“从众心理”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学生面对持一致观点的学生群体时,会面临无比巨大的压力,急迫的想要假如群体,获得群体认同感、归属感。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发挥群体凝聚力的依附作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2]。
日常班级活动中,有部分学生较为排斥集体行为,其独特的行事风格导致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逐渐降低,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促进综合素质能力水平提高。

班主任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群体凝聚力依附意识,例如,在分担区日常清扫任务中,鼓励学生成立清扫小分队,发挥集体的作用高效完成任务,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校园运动会比赛中,让学生成立不同的加油助威小队,为运动健儿加油助威,增强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在学生遇到学习难题时,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优势,让举棋不定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真知。通过发挥群体凝聚力的依附作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团队意识。
        三、运用激励作用增强心理素质
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伊始阶段,一般很难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阿希从众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心理素质与“从众心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班主任要运用“从众心理”中的激励作用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3]。
学生在面对重大教学决策或重大变故时而不知所措,甚至产生恐惧、悲哀的心理情绪,例如,学科教师的更替,由于学生与任课教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更换教师会严重打击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积极性。此时班主任要让全体学生找到合理的排解方式,明确学习目的,转移负面情绪,对个别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鼓励集体为其加油打气,发挥集体的激励作用,让全体学生朝着共同的目标锐意进取,发挥集体的包容、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稳固的心理基础,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树立榜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榜样是“从众心理”的主导因素,在群体中,能力突出者所的持观点更容易获得诸多支持者的追捧,基于此,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并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全体学生形成的正确价值观。
由于“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蔓延开来,部分学生受到偏激思想的诱导,迫切的希望离开校园,自己闯出一番天地。班主任则要在班级中推举价值观正确且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榜样,营造正向的学习舆论,鼓励全体学生向榜样学习,并宣扬努力导致成功的正确归因思想。围绕榜样学生成立“学习攻坚特战队”,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基于“从众心理”参与学习活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榜样的影响,革除班级中不利于学习的偏激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结束语:
班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探寻高效的班级管理手段,要积极结合利用从众心理深化遵纪思想、发挥群体凝聚力的依附作用、运用激励作用增强心理素质、树立榜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等有效班级管理办法,积极发挥“从众心理”的正向作用,促使学生的身体、心理、思想道德并行发展,综合素质能力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206-207.
[2]金乡妮.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9,24:9.
[3]吴优,俞爱宗.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行为适应状况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19,4008:92-93+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