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宝国
龙江县黑岗乡中心学校成职联校
摘 要:在小学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从源头贯彻核心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德育教学的重点。道德与法治教育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且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将分析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1 引言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尚没有十分显著的成就。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学生本身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低。其次,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不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最后,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鲜有人能注意到其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本文将剖析以上三点原因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给出与此对应的解决方案。
·2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渐高,作为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阶段的教学就应该致力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满意的结果打好坚实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标,改良道德与法治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重要性可见一斑。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势必会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 传统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阻碍作用
根据第一部分列出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不具有显著作用的三点原因,传统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3.1 传统应试教育思维
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中,部分学生和家长认识不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因此适当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在分数或课时上的权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要向学生多多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对未来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3.2 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传统道德与法治教育很容易本门课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更加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偏教条主义,很难激起年龄尚小的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课堂活跃度都不高,对于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甚至更加重要的课程,如此不积极的课堂状况更应引起重视和反思。
·3.3 综合性学科的侧重点
道德法治教育更加侧重学生对法律知识、法律法规的掌握,而其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往往被忽视,而这两者本身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应厚此薄彼。
·4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改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增加具有丰富的创新性、实践性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水平。教师积极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投之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反馈以做进一步改进。
·4.1 杜绝“填鸭式教学”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历史事件、科学技术等知识,这些知识不应该只禁锢于书本之中,利用现有资源,可以使这些知识通过其他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和科技馆等,通过实物的冲击,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在观察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打造学习情境,课本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有具体情景的,教师积极布置相关课堂作业,让学生以小品、班会等形式还原课本中的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对课本中的知识有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同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替代仅仅灌输干瘪的理论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自己思考和实践得到的知识远比被灌输的知识记忆更加牢固。
·4.2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科学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介质增加大量的图片、视频等更直观、生动的介质来讲述故事、传授知识、传播思想。同时,搜索引擎也是先进科技对教学发展的馈赠,在万物互联的今天,学生应学会自己动手,利用搜索引擎对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并学习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甚至还可以利用AR技术,使学生获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传授的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科学技术对教育工作者的帮助同样重要,前者是后者的有效工具,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便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那些有疑问但因表达能力受限而无法提出的同学,不仅要认真解答他们的疑惑,还要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敦促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和学生之间本就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本学科的兴趣程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5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充分吸收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道德与法治思想,离不开创新实践能力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通过改良道德与法治教育,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适应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符合当前大力推进的德育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宁宁.浅谈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钱晓虹.浅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J].新课程(中学),2019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