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诗杨
宁德技师学院 352100
摘要:如今,技工院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和实践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如今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模式,现代学徒制度即是目前新时代下,技工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从多方面对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路径进行阐述,分析在目前,现代学徒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我国的技工院校更好的获得发展,利用好现代学徒制度,为社会贡献更多更优质的职业型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
前言
在尚未开始校企合作的时期,技工院校只有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既定的人才培养策略,按照长期以来执行的培养模式进行职业型人才培养,而企业无法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这使得人才培养没有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当中,技工院校培养出的职业型人才,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需要企业对人才进行二次培训才能够适应岗位需求,造成了人才就业困难和企业的人才招聘成本增加。而开展校企合作之后,企业能够参与到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制定当中,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加契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使企业的人才招聘成本和中间花费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保障技工院校的就业率,使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而现代学徒制度即是校企深度合作下的优良产物,具有巨大的发展意义。
1技工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1.1为企业储备人才、降低职工培训成本的有效手段
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市场经济加剧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了能在市场中夺得一定地位,获得更多利润和发展空间,各类企业采取了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与技术等措施,短期内企业的利润在不断增加,但对企业长足发展效果不明显。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企业要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一支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现代学徒制缩短了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距离,加强两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动。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将自身的企业文化、用人标准、岗位标准渗透到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为自身的人才引进提供便捷,通过这样的途径引进或招聘的人员无须再经过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减少了企业职工培训的成本。同时,通过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为企业的员工进行再教育培训、专业培训,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1]。
1.2实现教育对接劳动力市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技工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于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学校培养的人才要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就要求学校自身拥有准确的定位、过硬的质量。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促使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及时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信息,准确掌握行业标准、岗位标准,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保证。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将企业生产过程引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进行学习,在真实的岗位上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企业生产的需求,快速融入企业环境中,快速适应并服务于企业。同时,学校与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共享企业相应的资源(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技术人员),不但提升了学校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还帮助学校节约了办学成本。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提高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互惠共赢[2]。
2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路径选择
2.1校企构建共同招生、招工的机制与管理体制
2.1.1成立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工作组
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技工院校的招生工作和企业的人才招聘工作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组的组成应该谨慎选择成员,应该选择在学校和企业当中更具有领导力和决策权的人员作为成员,将企业的决策者和院校领导者作为领导小组的主要人员,保障招生招工工作组的强大工作能力[3]。
2.1.2制定校企共同招生、招工的管理制度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技工院校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企业建立起制度条件,在招生制度和人才招聘制度上共同商议,制定好学生和学徒在人才培养模式当中的身份转换,在密切合作的情况下分清各个主体的责任[4]。
2.2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深度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技工院校要同企业当中的专业人员一起,针对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市场上的人才需求重点等等条件,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双方要进行深度交流,企业的在派遣专业人员时,要选择工作经验丰富,并对企业整体情况了解详细的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技工院校要积极的吸收企业人员的意见反馈,深入企业的生产实际,总结企业的各项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地调整[5]。
2.3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习基地
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技工院校要更多的吸收企业的意见,了解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并组织教师积极地分析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编排,企业应该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积极地表达自身对人才的需求,向学校敞开大门。另外,企业和技工院校应该加深合作,使企业能够成为技工院校学生的实习基地,用实际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在实际的工作中学习,更加牢固的掌握各种技能,提升工作能力,使未来就业有丰富的经验保障,同时,能够更快地融入岗位[6]。
2.4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教学
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合作形式决定了企业应该参与到人才的教育工作当中,不仅是作为课程教授过程中的指导者,还可以成为面对学生的直接教导者,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全方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个人素养、工作技能等多方面,应该从实际的工作出发,为学生带来契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同时,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教学的方式,还能够让企业了解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强化双方的交流,便于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等方面不断的进行优化和提升。
结语
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作为新时代下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在很多地方开展了实践,并在不断地实践当中通过经验总结和方案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技工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所在地区的特点,积极地应用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通过针对性的改良,帮助地方企业更好的吸收高素质人才,帮助院校提升就业率,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习后更快的得到对口就业。
参考文献
[1]田红磊,蒋金伟,纪海玲,陈松,董艳娇.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01):102-104.
[2]张晶晶,陈樱,毛东升,崔发周.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有效融合途径的实践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01):92-97.
[3]李江丰,黄伟锋.新零售时代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26):161-162.
[4]周磊敏.现代学徒制在技工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9(09):74-75.
[5]史家迎.基于产教融合的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2):134+133.
[6]史家迎.基于“校企共同体”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