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敬敬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公刘小学 陕西,咸阳 7135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空间等数学思维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实现从数学知识学习到应用数学转变的核心题型。应用题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和学生数学能力大小的重要载体,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深入研究教学策略,推动小学生应用题结题能力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是检验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题目,应用题涵盖了对学生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的考察,应用题的考点揭示的是数量的内在联系,学生对应用题目完成的程度直接反映出他们数学水平的差异性。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应用题更贴近学生
数学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具有局限性,如果应用题的设置只考虑能够呈现数量关系,而脱离学生的认知,那么应用题的教学就会陷入教师教学难,学生掌握难的怪圈。无论哪个学龄阶段的学生,不管什么学科的学习,兴趣始终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应用题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走进学生的内心,要激发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1】应用题不是一些文字的堆积和问题的罗列,它能够反映出应用数学的价值,能够阐述一种数量和逻辑关系,这些内容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判断、计算等,真正实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标。例如在学习体积的数学知识时,应用题的题干可以从过生日切蛋糕的情景导入,看似知识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学生因为更有画面感,他们才会更喜欢学。
二、指导学生审题方法,加强问题结构的练习
准确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条件。审题顾名思义就是读懂题意,通过阅读题目能够准确理解题干所给出的已知条件,能够快速的找到解题的思路,并且建立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数量关系。要想具备准确的审题能力,首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不只属于语文学科,在数学领域同样重要,一般语文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差,这也体现了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在数学应用题的审题中,阅读不是只读懂表面意思,而是要挖掘文字背后的数学语言,能够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在讲单位“1”这个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应用题的常见考法就是偷换概念。一桶水第一次取出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取出剩下的四分之一,两次共取出18升水,问题是求这桶水共有多少升水。通过审题发现,两次取水所对应的单位“1”发生了改变,要分别计算。另外,加强对问题结构的练习是提高应用题解题效率的关键。有人可能会说,加强应用题的练习是在搞题海战术,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教法。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想要提高应用题解题效率,加强对问题结构类型的题目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本身就是通过已知量求解的过程,数学问题结构练习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加强练习可以使审题快速转换为解题,缩短整理已知量的时间,快速的确定解题步骤。
三、数形结合,寻找应用题的变量关系
应用题看似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它背后所反映出的数量关系是可以借助图形、线段等方式来表达,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
通过画线段图寻找应用题的变量关系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的实际性教学,更容易使学生理解题意,这种形式为教师开展应用题教学提供参考。在教学行程类型的数学问题时,应用题主要涵盖相向、同向和追击这三种题型。例如:甲乙两人都从A地出发,乙走了10千米后,甲开始追乙,甲的速度是15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10千米每小时,问几小时后甲追上乙。可以结合题意绘制出下图进行分析。

在练习此类型的应用题时,线段图的形式阐述和分析题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画线段图是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解,课后更应该设置类似的题目提供给学生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绘图解题的熟练程度。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是要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观念,要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通过应用题的解答来提升数学知识应用水平,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大胆创新不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通过开展应用题专题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 名师在线.2019(17)
[2]胡新凤抓关系找对应细分析巧整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一、二、三[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1,47-48。
[3]王文忠王二南张受觉强化应用意识改革应用题教学——浅谈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J].教师之友,2000,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