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黄宁静
[导读] 幼儿游戏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老师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黄宁静
        福州市仓山区城门中心幼儿园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摘要:幼儿游戏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老师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给幼儿愉快的感受。同时还要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合作。还要注意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聚集地,也是孩子们游乐的天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们正确参与到游戏中去,教导孩子们正确规划的游戏方法和规则。只有这样,孩子们之间的游戏才能走上正常的轨道,展示出孩子们阳光快乐的一面,让孩子们热爱幼儿园,热爱老师,热爱学习。本文着力分析了教师应该如何加强对于幼儿的游戏教学。
        一、学前教育结合科学游戏的必要性
        科学游戏,简单地说,就是用科学的态度,在进行头脑游戏的时候,把知识当作它的重点,以十分丰富的方法组织起来。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性比较强,具有启蒙作用,涵盖娱乐性与趣味性等。其存在的必要性就是,促使幼儿对事物的探索产生浓烈的兴趣,对生活当中的基本常识有初步的了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游戏活动把休闲、自由、创新与社会性聚集在一起的特点,深受幼儿欢迎。在学前教育时期,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科学游戏,把它当成一种教学方法。设计的科学游戏需要与幼儿的理解水平以及现实水平相一致,将游戏的娱乐性传递给幼儿,这样一来,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其探究精神,可以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把个人的每个肢体都带动起来,有助于他们在游戏当中对相关事物展开研究,提高启蒙教育的教学水平。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2.1 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以游戏带动科学认知构建
        对于幼儿而言,游戏化教学中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在于“游戏”,而由教师视角来看,游戏化教学的任务则更多集中于“教学”。因此,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同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把关作用,在游戏设计中尽可能地迎合幼儿的身心及思维发展规律,并尝试由此推动幼儿科学认知的构建。例如,根据游戏项目当中涉及到科学常识的部分,教师可以诱导思考的形式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幼儿在游戏中观察事物变动情况,并结合问题展开思考或想象。
        2.2结合幼儿兴趣不断调整游戏教学内容
        幼儿教学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尤其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中主要以拼音、简单数学加减、画画和跳舞等项目为主,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限制。要根据每个地区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不断调整幼儿教育内容,从而调整游戏教学内容。在幼儿游戏教育中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游戏教学目标,高度重视游戏作用的基础上,促进游戏与幼儿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游戏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一是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幼儿教学目标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来分解教学内容,明确幼儿游戏教育目标,立足于幼儿个性发展和喜好来对传统游戏项目进行创新,促进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提高游戏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执行效果。二是要通过游戏教学来丰富幼儿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将幼儿难以掌握的内容穿插进去,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要深入研究幼儿阶段的学习内容,选择多样性、趣味性和变化性的教学内容,根据幼儿喜好不断调整游戏教学内容,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深的原则,合理安排游戏教学项目与内容。其中,要促进个人游戏项目与团队作战游戏项目结合,通过个人游戏项目培养幼儿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团队作战游戏项目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的能力。
        2.3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提升游戏化教学素养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教师作为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将幼儿提升学习品质作为首要目标。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无拘无束中享受乐趣。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而且直接关系到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的游戏化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每位学前教育教师均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级专题报告、集中培训、辩论等活动,提高自身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升游戏化教学素养。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意识和专业水平质量,而且让教师在幼儿身上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与玩的有效统一,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地成长,使幼儿的学习品质得以发展。
        结语:
        游戏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幼儿教学中死板的课堂,以学生的天性出发,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幼儿的教学参与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幼儿综合能力提高。教师在构建游戏化教学模式时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准备充足的游戏资源,指导幼儿完成良好的角色转换,不断探索更适合幼儿的游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温春玲.论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J].教育:幼儿教育,2017,4:89-89
        [2]刘培发.浅论音乐教育游戏化在儿童钢琴学教中的作用及意义[J].魅力中国,2015(24):70-71
        [3]蔡佩芳.幸福教育:游戏化教学的基本要点[J].新课程(综合版),2016(12): 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