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蓉1 岳生权2
四川省南充市第六中学校 637000
摘要: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科技水平飞速提升,国家对于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高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终生的物理学科学习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方式的探究,希望能够在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之下,促进物理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之下,高中物理教学新方式层出不穷,但是要真正提高物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不单单要看物理教学的形式和课程推进的速度,还需要注重物理教学的质量,力求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学科知识,并且具备物理学科思维。下面,我们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以及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展开探索。
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1新兴授课模式流于表面
物理是一门研究事物变化及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灵活多变,涵盖知识点广泛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之下,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很多教师纷纷开始尝试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希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现实的实践活动当中,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参与意识非常差,甚至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处于放空状态。教师越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就越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甚至有很多学生因为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而导致物理成绩一蹶不振。这样的情况说明,我们对新兴教学方式的运用,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形式方面的模仿,还没有真正达到教学质量质的提升。
1.2精英式教育现象更加明显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时候,就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比如,一个学习小组内部的成员物理成绩不一,有的同学物理成绩很好,而有的同学物理成绩较差,在讨论的过程当中,物理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自然会有更多的发言权,其他小组成员也会自发的倾向于物理成绩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小组内部那些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就会长期在组内得不到关注,没有存在感。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也就不在愿意参与到小组学习当中,整个小组内部就只有少数几个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还能够继续探讨各类物理问题,在班级展示的环节中,全班也总是只有那么少数几个同学占据主导地位。班级上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证明其实只剩下一小部分人在接受真正优质的物理教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被不自觉的排除在物理教学之外,这是非常不利于班级物理综合成绩提升的。
2、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目标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这对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条件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改变,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新课改又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此可见,这个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它对广大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重视知识灌输”向“重视学习引导”转变,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以教材为纲”向“注重开发课程资源”转变。传统的物理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都是确定的,教师只是既定知识点的阐述者。新课程下,物理教材、国防科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前沿物理等都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各种影像图片资料、历史文献、网络资源、专家讲座都可以充实到课堂上去。
2.2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也势必面临着具体实践困难的挑战。就像前文当中分析的那样,由于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法,班级内部的“精英教学”现象更加显著。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成绩的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小组讨论的环节,可以引导物理成较差的学生进行分享和表达,让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充当“评委”的角色,纠正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享中的错误,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对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增强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内部的参与感,可以避免一部分小组成员由于长期被忽视而放弃物理学习。另外,在班级展示的环节,教师也要注意把目光多多转移到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可以多邀请这些学生来进行小组展示,为了保证整个小组能够取得好成绩,其他组内成员自然会竭尽所能的帮助组内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整个班级内部的学生都参与到物理学习当中,避免“精英式教学”现象的过度盛行。
2.3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物理学科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使得教师在物理教学工作当中,能够节约更多课堂时间。比如,物理学科常常需要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实验注意事项讲解的过程中,总是需要进行很多的讲解,耗费大量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视频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微课程的物理实验演示,对学生进行注意事项的剖析与讲解,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迅速掌握了相关技巧,就能够迅速投入物理实验环节,而且还能够规避很多不必要的失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来代替物理实验活动,就比如电路这一部分的内容,即使让学生进行亲身实验操作,可是电流是不可见的,学生根本无法直观的感受电流的流向。这个时候,教师如果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电流的流向,学生将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流情况。
结语:总而言之,物理学科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面对物理教学改革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本着严谨的态度,结合当下科技优势,不断提高物理课堂上教学效率。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物理成绩的提升,避免精英式教育现象的过分突出。
参考文献:
[1]欧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6:147-148.
[2]解静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学周刊,2015,03:39.
[3]钟伟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