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艺梅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火田中心小学
【摘要】识字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两点:小学语文的基础和小学语文的教学,而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主要靠识字教学质量来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可以达到提升学生识字兴趣教师应该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愿意学习识字的愿望。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中段识字教学指导方案为重点进行阐述,如何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掌握到更多,以及让学生如何增加识字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识字;指导方法
语文是一个充满文字的学科,而文字正是学习语文的开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识字教学。而恰恰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入学最大的难题就是需要去面临大量文字,所以,识字教学被称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当前的识字教学中,由于教师都是以书本内容去引导孩子识字,导致小学生对识字教学并没有太强烈的学习兴趣,因而小学生的识字量一直都是处于一个底下的状态。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有3500个汉字的词汇量,在1-2年级需要认识1600—1800个汉字,3年级学生应该认识的汉字要达到2000个。这就表明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踊跃参与到汉字的实践当中。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对识字教学不重视
目前,许多教师都用相同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识字教学,更注重的是生字音、形、义的讲解,一致运用讲解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来进行记忆,并没有以带动学习兴趣来进行,让学生们觉得识字教学比较枯燥无聊,从而降低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识字教学模式比较老套
学习识字教学的主要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看图识字,另一个是结合课文,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内容里,老师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有些单一,让学生对学习并不感兴趣甚至会达到厌倦学习的效果。而课堂内容实际对学生来讲更像是在完成任务,日常教学中,抽象性和枯燥性是识字教学的特点,教师应采用有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有效性【1】。
(三)课后作业不科学
为了达到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来重复巩固课本上的知识点,强制让学生们去完成。但是这种形式只会让学生以应付的心态去完成作业,还会影响孩子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识字教学产生厌倦情绪,导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课后作业方面其实更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分配,主要应该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贪玩的小学生来说,采取完成卡片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愿意去完成,例如可以把让学生们完成的生字写在卡片上,然后带到学校互相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习热情,还能很好的提升作业质量。
二、小学语文中段识字教学指导方法
(一)寓教于乐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识字
小学生普遍来说自制力都是相对很差的,如果不感兴趣更加无法长时间专注地去某件事。在识字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以常规方式学习新汉字,不仅无法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识字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而教师能做的最好的传授方法就是结合孩子贪玩的特性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汉字。借此达到活跃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而在游戏中,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比赛,讲故事,猜词语等融入进课堂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2】。
而教师在课堂中更应该以抛出问题让学生去解答的形式,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课堂上结合龟兔赛跑的故事来一个识字游戏,在游戏中拿拼音或者图片,学生相应的去回答汉字,如果回答正确,代替乌龟或者兔子的一方队伍可以前进一步,如果回答错误,那就不能继续进行下去,需要停止前进,改正之后才可以继续赛跑,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仅在游戏中认识了新的汉字,也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可以让学生们感觉在游戏中既轻松又愉快的学到了新知识。
(二)结合生活去识字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而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学科,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语言文字最终还是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识字,可以提高学生们识字的乐趣。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意境可以多和实际生活去联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学生们在和家长去动物园看动物时,可以根据动物园里看到的动物去认识汉字,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们的兴趣,也可以增加孩子们对动物汉字的记忆。也可以采用动物分类的形式来进行增加知识量,要让学生们主动学习,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更多的汉字,提升识字能力。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很弱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去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散性地去思考,这样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
当前,课堂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教师都应该是围绕服务与教学来开展的,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来进行。而小学生因为年纪小,自控力较差,而在课堂上无法专注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应该以实际学情出发去进行识字教学,教学原理本着理解学生为出起点,采取一些有吸引力的方式来让学生想主动学习。识字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来合理的创设课堂情境,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到最高。以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识字。识字的方式确实有很多种,但是要学会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来进行引导。教师可以选择用笔画加减法的方式来让学生增强结构相近汉字的记忆。比如在学到“日、目、见、”这些汉字的时候,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发问,以分组抢答的形式,比如先学习日,然后可以让学生们来回答,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什么汉字,学生回答目字,再加一笔又能变成什么汉字,每当学生们回答出之后可以给对应的小组加一分,这样可以调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到猜字环节中,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汉字的记忆里。又例如在学习到某个水果时,可以讲解一下这个水果的营养价值,引发学生们的兴趣,以及提问一下有没有爱吃这种水果的学生,来加深学生们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可以引导学生对相近字来进行对比,这样一来也能增加对新汉字的认知数量【3】。
(四)注重表扬,鼓励学生主动识字
每个学生都愿意受到别人的表扬,尤其表扬如果来自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往往会让学生更加开心。有时候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大人偶然一句赞扬的话,识字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学生努力学习的内推力往往来自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认可,在心理学上表明:一个人如果在某件事情上被肯定,那么就会提升对这件事的兴趣。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也会让学生在心理程度上得到巨大满足,因而让学生们在课堂让更积极踊跃【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里的重要部分就是识字教学,也会对学生未来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应以真实学情出发,以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主中心,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有效地学习方案,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环.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2):269-269.
【2】张虹.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小学时代, 2020(3):74-74.
【3】何倩.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好家长, 2019(33):99-99.
【4】刘永会.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3):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