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杨雅琴
[导读] 相对比文字而言,图形能够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
        杨雅琴
        山西省临汾市东关学校   041000
        摘 要:相对比文字而言,图形能够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理解图形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逐渐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思维体系,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维导图练习,是当前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文章以思维导图为重点,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领域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可以理解为是人思维的一种具象化,它通过线条与图形结合的方式,将人们的思考过程、思考内容和结果进行梳理,并呈现出最后的图形,以方便观察者更好地理解思考者的思维。思维导图能够利用图形和颜色等要素,将思维过程表达得更清晰,将思考过程的重点更为突出地展示出来,由于思维导图涉及多种要素,所以人们在思考并构建思维导图时会将大脑整体开发利用起来,将大脑能够展现出的能力尽可能地做到全方位的发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发展。人们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会围绕一个重点进行展开,这也是思维导图的最初形式,最为经典的思维导图便是以该种模式进行架构的。在设计时,首先寻找内容的主题,然后以此为中心,再进行细节内容的补充,也就是不断产生次主题,层层推进,最后完成思维导图的设计。其中不仅包括文字,还可以加入线条、图形等多种内容,一般情况下的思维导图为树状结构,由“树干”到“树枝”,这也是一个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其实现思维发散的过程【1】。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已经广泛应用起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材
        对于大部分刚刚接触到习作的学生而言,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往往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习作这一新事物所具有的陌生性。学生刚刚接触,会无形中带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具体表现在思维和行为上即为排斥,且很多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其观察能力尚不完善,对于很多即便是身边的事物也不曾经过细致观察,所以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缺少素材,也缺乏感情;另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借鉴资料的方向,因为身边的素材太多太繁杂,无从下手的情况普遍存在。

此时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在写作前绘制思维导图,选好题材的中心,以此为准向周围进行资料的查找,挖掘身边的事物,询问能够给予意见的人,培养思维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这样完成的作品会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不同的学生能够记录不同的东西,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2.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思
        也存在部分学生能够找到身边有趣的事物,也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并不缺乏相应的素材,但完成后的文章条理不清,感情指向不够明确。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与其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更完整地将自己的思路用更为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架构层次,找到自己的重点,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写作技巧【2】。
3.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表达
        很多学生容易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主次不清的情况,或在书写时逐渐游离主题,架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将自己的思路固定在写作的过程中,防止其出现跑题的现象。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思路断节,思维导图也可以利用关键词的方式帮学生重新找到思路主线,或进行另一条思维的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文章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4.借助思维导图发生作文裂变
        思维导图能够利用图形和颜色等要素,将思维过程表达得更清晰,将思考过程的重点更为突出地展示出来,由于思维导图涉及多种要素,所以人们在思考并构建思维导图时会将大脑整体开发利用起来,将大脑能够展现出的能力尽可能地做到全方位的发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发展。学生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进行灵活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之间进行联系,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将真情实感灌注到自己的文章中,摆脱传统思维的影响,丰富学生的写作风格,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够越学越活,灵感不断,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发散思维,使其能够利用更少更流畅的文字在文章中完整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保证思路清晰,以此完成的文章才是具有个性化的、高质量的文章。所以小学阶段语文课堂应广泛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3】。
参考文献
[1]张静.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3):40.
[2]郝莹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08):140.
[3]杨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习作中的创意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5):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