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什邡市第一幼儿园 618400
摘要: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民间艺术文化形式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且有很多都成为了人们公认的文化遗产。如果教师可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渗透相关的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艺术;渗透策略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内容,不仅能够起到文化启蒙的作用,也有利于幼儿接受传统文化,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文化传承,保持我国民族特色。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也更加注重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提倡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幼儿时期,幼儿往往会建立起一定的思想观念,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文化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进行民间艺术文化教学的意义
(一)使教育活动更加有趣
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的幼儿,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能只是运用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努力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在进行民间艺术文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折纸、泥塑等活动,这也恰好是幼儿喜欢的学习活动,如果教师可以合理地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往往能够很好的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提升教学意义
幼儿教育有着启蒙的作用,所以这个阶段的教育往往会对幼儿的思想和情感有着很强塑造作用,甚至会影响幼儿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民间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将其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让幼儿从小就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也能够让幼儿学会传承传统文化,这对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民间艺术文化的形成经过了很长的积累,然而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很多民间艺术都逐渐走向了消亡,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损伤。如果教师可以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在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就能够加深幼儿对民间文化的认识,从而为幼儿之后学习民间艺术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民间艺术学习氛围
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它的内容贴近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反映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大众艺术。每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并且也在向其他国家展示着自身文化的魅力。我国历史文化不仅非常地丰富,而且传承的艺术文化也是多样化的,同时人们也非常重视民间艺术的传承,希望能够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民族特色,而教育就是作为传播艺术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也更加注重学生艺术文化方面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需要从小开始,很多幼儿园也在积极地运用带有民间艺术特色的教育理念,并在具体的课程中渗透相关的内容,这就可以让幼儿从小生活在一个有着民间艺术文化的环境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探索,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将民间艺术文化的教学和日常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也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带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活动,并让家长参与进来,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操作的民间艺术技能,教给家长和幼儿。幼儿往往对玩具有着很强的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家长和幼儿利用这些技能来制作玩具。
例如在制作花灯的活动中,人们一般都是用篾扎纸糊,然后再在其中放一个小蜡烛。民间传统的花灯都是先用农作物的秆做好一个架子,然后再用麻纸将架子整个包住,以后再画上自己喜欢的动画或者神话故事,还有一些人会印上一些年画或者剪纸图案,最后再放上相应的小油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花灯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它独特的艺术特色还保留着。在这样的活动中,虽然家长和幼儿做花灯的技艺不熟练,但是却有着很强的独特性。
(二)在日常课程中渗透民间艺术
在日常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渗透民间艺术的内容。民间艺术文化是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要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它涉及的方面有很多,比如音乐、戏曲等等,民间艺术文化能够体现人们独特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所以民间艺术文化是值得人们去学习和传承的,它所展现出来的特色也是我国民族文化魅力的体现。所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让他们更好地去传承民族文化知识。教师要认真地选择民间艺术素材,尽量选择一些幼儿能够接受,而且容易理解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童谣,或者给幼儿讲一些民间的小故事,体现民间文化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幼儿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新年到”的时候,这首歌曲就体现了人们在过新年时候的情境,像人们要去包饺子、放鞭炮等等,这些事情就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共鸣,从而更愿意去接触民间艺术文化。教师还可以模仿民间“说书”的场面,多给幼儿讲解一些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想要让幼儿更好地接受民间艺术文化,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幼儿进行体验,这就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只有教师成为了幼儿的朋友,幼儿才会主动地和教师分享自己心中的疑惑,而教师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反馈,更好地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内涵,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认知和思想观念。在具体的课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幼儿讲解基础的知识,也要关心幼儿的生活,发现幼儿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和幼儿进行沟通。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出现的问题。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幼儿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给幼儿讲解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比如当幼儿对父母产生怨言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幼儿讲解“卧冰求鲤”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主人公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引导幼儿成为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民间艺术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元素。在具体的课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幼儿的思想水平,同时也能够为保护民间艺术文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芳.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探讨[J].初等教育,2017(10).
[2]李雪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分析[J].初等教育,2018(2).
[3]黄美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分析[J].初等教育,2013(7).
[4]潘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分析[J].初等教育, 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