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
海南省东方市第八小学小学 海南省东方市 572600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由于其自身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与培养,因此,研究人员更应当加强对该方面的关注。在新时代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较好的效果,能够为教学现状的改善提供帮助。本文针对该方面的内容,对我国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探究式;应用;分析
前言
近几年,在教育活动中,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提供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来说,相较于传统教学活动,新时代教学活动中国,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也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在实践中发现其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进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更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教学现状而言,其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实际教学,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1.探究式教学概述
探究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活动来说的,是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学习模式,是一种类似于研究的活动[1]。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就是避免教师的满堂灌,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内容的学习,这样既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二是教师也应当进行探究性教学,对于探究性学习,学生最初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对于知识点存在较多困惑的学生来说,探究式学习可能会使其陷入困境,产生厌倦,教师进行探究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在掌握相关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也呈现出新的形式,教育中学生主体更加突出,教师也越来越多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正式这样现象的集中体现,探究式教学模式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与发现,将其中问题发掘出来,逐个击破,以完成知识的积累以及自身的突破发展。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在建构主义理论中认为学生掌握知识是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并非被动的接受老师说的内容,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新事物,然后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中。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探究式教学更需要教师加强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科学指导下进行有效探索。
2.现状分析
探索式教学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应用功能中也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但对于部分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熟练,对其中应当注意问题也未进行有效注意,甚至仍然延用传统教学模式,这都对教学工作造成较大程度的阻碍,对此,就需要加强对该方面的关注。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认识不到位,就例如部分教师来说,认为讲授知识是课堂关键,学生自主学习是课下内容,因此,布置较多的探究式作业,而在课堂中却并未进行相关的引导,由于学生并未进行科学的探究式学习,这就很可能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并且,对于部分存在较多难点的学生来说,更是可能产生厌倦心理,难以达到应有效果;二是存在部分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认为学生学习成绩高于一切,不能科学看待学生能力提升,这不免使得部分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甚至厌倦学习的心理,同时由于学校忽视能力教育,造成所谓“高分低能”学生出现。
对于这类学校来说,学校对于成绩的要求极大程度影响到教师教学,探究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更加耗费时间,这也使得部分教师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而直接选择灌输式,反而导致课堂效率降低;三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本身需要较多的准备,例如在课前的设计、相关知识储备以及课堂引导等,这导致部分教师出现畏难情绪,尤其是在对知识掌握不足时,更是难以接受,进而对于这类教学模式的应用只是走形式,而无法落实,影响到实际教学。诸如此类的问题仍然存在,对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会造成较大的阻碍,对学生的发展也会有不利影响。
3.应用分析
3.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来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而非一概而论。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中,讲授分数运算法则等内容时,由于类似课程涉及到的理论较多,在讲授时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难以接受,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先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然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其了解相关的内容[2]。可以为其创设情境,如生活中存在的分数事例,引导其产生探究的兴趣,然后再让其进行探究活动,逐步深入理解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不是一概而论的,教师在课程准备时,不仅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观察其是否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其次,还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合适的课程开展计划。
3.2便捷可操作
课堂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模式的应用都是为了教学内容所服务的,而不能由于方式选择过于繁琐,导致过于形式化而忽略内容,舍本逐末。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能力发展阶段,在较多方面还存在不成熟的现象,因此,教学活动的选择应当简便易操作,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探究式学习能够有效实现。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需要先进行引导,尤其是对于班级内不常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来说,更需要积极引导。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大树有多高”一课的教学时,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树木以及影子的丈量时,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好方案,让学生在规则的引导下进行,从而使活动有效进行。在丈量完成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堂,思考“大树高度与影子长度之间的关系”,此时,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避免由于学生思考过于繁琐,而影响课堂顺利进行。
3.3积极创设情境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也非常重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适当激发学生求知欲,燃气主动参与活动,这样才能更好达到效果。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图形”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建“图形的世界”等类似活动,引导学生在多图形组合的内容中辨别图形以及进行计算等,引导其进行积极参与以及探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能力发展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探究式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现实中仍存在部分问题,但仍需要不断努力进行下去,而克服其中阻碍,以使探究式教学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利娟. 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9(10):164
[2]梁亮.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27-128.
作者简介:吴梅,女,1972年09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东方市人,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