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均洪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大江镇中心小学 广东 江门 529200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这一阶段更要注重对学生科学及合理化的引导。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也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上,也需要作出一定的创新和改变,从而去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无效作业等现象,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教育工作上面临的重要问题,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的基础,作为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上通常会非常注重课堂的教学设计,但是有时候往往忽略了数学作业对学生知识巩固和练习的重要性。合理的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新学习的数学知识,但是繁重的作业和重复的作业往往也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在教学上我们要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合理地为学生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减轻负担同时又要提高质量,这样才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关注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作业
课后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小学生对在课堂上消化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帮助学生去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小学数学中所需要运用的技能,像口算能力、动手演算、思维能力等都是通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一定效果的,而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有目标性、有针对性。例如在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课时,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这样的案例为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案例:电影院共有 600 个座位,一年级有 288 人,二年级有 320 人,这两个年级一起去看电影,计算一下电影院的座位够不够。如果不够坐,差多少个座位?像这样具有特殊场景的应用题,学生通过场景的联想再加上本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同一个题目设计运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进行解决,这样学生也能够提高作业的质量,减少无效作业占用的比重和时间。
二、挖掘学生兴趣,设计趣味性作业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老师,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每当说到写作业就比较头疼,他们一方面感到枯燥无聊,一方面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这样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足,做作业的动力也不足。
所以在作业设计上,我们要根据课堂所讲解的知识点,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去设计一些相对比较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能够在乐趣中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去爱上数学这门学科,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探究的动力。比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课时,因为扇形统计图更注重学生运用统计图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那么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相对开放性的题目。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玩手机,小学生也不例外,那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包括自己每天中玩手机的时间比重,然后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扇形统计图的方式进行统计,这样孩子会通过观察生活结合知识进行练习,这样问题也不会显得枯燥反而还能对孩子起到督促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及运用都会有更多的帮助作用。
三、根据学生需求进行作业分层设计
考虑到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我们教师也需要时刻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然后通过简单、中等、提高三个层次的作业设计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我们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然后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对三个小组分别设计课后作业和问题。例如,在《小数除法》课后作业中,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A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多设计一些基础性的小数除法问题,其中填空题和判断题的比重要增加,这样能够巩固理论知识,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单独的运算问题,我们可以和其他组别的学生保持一致,而最后的实际应用题,我们可以适当的减缓一点难度,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简单的问题,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而对于中等层次的B组同学,我们则设计一些能力提升的问题,前面的基础问题则可以酌情削减,应用问题加深难度,从而来推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对C组知识掌握都比较牢固的同学,我们可以为其设计更多的知识拓展类型的练习题和比较综合性的问题,然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后作业,将之前所学习的内容以及拓展知识做到融合和加深的作用,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会产生更强的问题探究兴趣,也能够从中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数学思想,这样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起到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上,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更为合理的作业设计,这样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其次是关注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趣味性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也是教师需要非常关注的,最后是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实践,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亚琴.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J].读写算,2020(26):140.
[2]魏文军. 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3]汤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科普童话,20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