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然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在小学课堂当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后续其他很多学科的学习都和数学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是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数学不仅仅对学生未来知识掌握有很大影响,它也是现代科技必不可少的理论来源,所以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而对话教学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他能够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教学。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一、什么是对话教学
处于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老师的帮助,因为他们很难自主理解知识,而且对于学习的兴趣也比较低,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也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思维,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格外的注意,对话教学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和老师对话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开拓,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看到对话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就是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其实不然,对话教学不仅仅包括学生和老师,还有课本和生活,只有这四者之间互相的相互交流,才能够将对话教学的作用充分淋漓的表现出来,因为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真理的总结,基本上都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那么对于他们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
二、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对话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师之所以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对话,教学形式也是如此,对话教学形式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出发,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和老师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时,就是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来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个小的收纳盒,在盒中放置20个桃子,同时再把另外20个桃子放置在桌子上,然后再让学生将收纳盒中的桃子分给班上的40个同学,在学生分桃子的过程中,他们慢慢的就会发现收纳盒中的桃子是不够的,只有一箱桌子上的20个桃子也分给同学才能够刚刚分好,在分桃子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学到20+20=40这个等式,其他的加法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让学生掌握。
(二)鼓励学生自主对话训练
教师要想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来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必须要学会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对话训练,要重视学生做好作反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学生遇到了挫折或者某些知识无法理解,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是实现对话教学实效性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语言符号来辅助自己完成教学,同时可以让学生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
例如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对于他们来说除法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在学习除法之前,他们学习的是加法、乘法等运算法则,除法是加法、乘法的逆向思维,所以在他们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很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对话训练,让学生之间互相的自由交流讨论他们关于除法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汲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并且将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比对,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
(三)巧用对话,发散学生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进行数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这种方式最长不适合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教学,因为在这个年纪,学生知识理解能力比较弱,他们也很难让自己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所以这种讲授型的课堂不适合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堂,而且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学生的自然数学思维是被禁锢住的,学生没有办法自主的进行学习,只能够被动地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前进,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很难进行发散性的思维,他们总是处于一个单一的直线状态,因此,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他们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很多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没有办法灵活的思考,只能够按照以往的思路进行,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损伤,甚至会丧失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必须要采用对话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思考,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给他们提供思维发散的空间,在进行对话式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进行的交流才是有作用的,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观点不够重视,认为学生的论断是不正确的,那么这种交流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老师肯定学生的思维,和学生讨论他们的想法,这样学生才会勇于思考,发表自己关于知识点的独特的见解。在对话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例如询问他们“为什么你是这样想的呢?”或者“你觉得小文的想法对吗?”等等类似的提问,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探究,以及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来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理解还存在一些困难,所以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但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而且让老师认识到了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通过对话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个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会得到提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上升。
参考文献:
[1]吴玉. 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郭恬梦.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3]张艳艳.让思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小学二年级数学差异对话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7(06):19.
[4]杨雪莲.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二年级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50):68.
[5]赵娇.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对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姜晓然(1988-11-08),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当前职务:小学教师,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