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珠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特殊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系统化的学习数学知识,在这阶段开始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空间观念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它对于学生的几何学习、空间推理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就空间观念的含义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很多数学教师的教学生涯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厄待解决,即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对于学习几何知识有着严重的阻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深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应该尽早提上日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耐心,逐渐将空间观念渗透课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空间观念的含义
空间观念是数学几何里的内容,主要考验的是学生将所学的空间几何图形与实物对应起来的能力,在2011版的课程标准中有对空间观念详细的描述:根据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能联想到具体实物。比如学生看到柜子、空调能想到长方体,而根据学到的圆柱体又能想到水杯、音响等,主要考验学生在二维图形与三维实物之间的转化能力[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以下从联系生活、增强学生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技术四个方面来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识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小学数学知识讲解容易把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的同时,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将生活与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相结合,能更好的让学生有代入感,并且课堂生动有效。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教学中,就可以将几何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生活与数学几何学习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方位”这一概念时,在讲解了“方位”的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后,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对方位这一概念进行具体的了解。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问题:“请问你的同桌在你的什么方位?”“太阳在我们的哪个方位”,以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对方位的知识能够达到有效掌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课本上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找到,能让学生从数学比较抽象的概念中跳出来,增加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能够通过现实生活的不同表现形式了解到方位的具体含义,加深学生对方位概念的理解程度。
(二)增强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作为支撑,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中,要逐渐加深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随着学生想象力的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也会提升。
小学年纪的学生本身就是喜欢玩的年纪,对于抽象的空间几何问题更是不愿花费精力去思索,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尽其所能的去了解学生的心态变化,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有针对的去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所学知识与现实中实物的相同点与差异化。
比较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长方体与正方体”这节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有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物品有很多,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比如长方体的教室、书桌、文具盒等,正方体的骰子、木箱、积木等,可以就问题进行拓展想象,比如“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物同时包含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尽心分组讨论,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师对于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同时可以主动向学生介绍几种生活中的实例来延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学生喜欢的魔方,单个是正方体,相邻的联合起来就是长方体,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打开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年纪的学生思维模式比较简单,往往是在经过实际的动作后产生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就要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只有学生完全的参与其中,才能更完善的了解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还能能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
比如要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长方体每个面是何种图形,教师就可以给予相应道具,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身参与其中,比如粉笔盒,可以挑选三名学生对粉笔盒进行三个角度的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对每个面进行拆分,让其检验每个面的具体形状,可以得出结论: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再挑选学生对教室的各个面进行动手测量,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发现6个面都是长方形,由此学生可以总结出形成长方体的两个条件。
利用这种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动手操作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要点,加深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能让学生对具体教学有参与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该知识点的具体要以记忆犹新。
(四)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以逐渐引入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小学数学的几何内容教学中,很多抽象化的内容无法具体表现出来,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来为学生展示该内容的具体要义[3]。
比如可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几何图形在多个角度的不同特点,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置身事外,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几何图形随着视角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图形,这对于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全面理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亦能加深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语: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不够,小学数学教师立足当下小学课堂,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它要求教师能稳住心态,对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青.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04):61.
[2]王开明.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08):46.
[3]刘国峰.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深度发展(J).中国教师,2018,(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