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
吉林省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慧谷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学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随着年级的提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以此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材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应用,促进学生对知识教学内容多样性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以及积极的探索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氛围生活化
受过去传统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已经成为接受知识的被动工具。一堂课下来,他们只是配合老师讲课,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学课堂应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氛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的视觉神经带来冲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认识物体和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关于图形的知识,比如铅笔盒是长方体、铅笔盒是正方体、国旗杆是圆柱体等,教师出示生活中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可以顺利说出各个图形的名称,进而高效率的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各种图形,引导学生树立空间几何的概念,加深学生的记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导入环节生活化
任何一节课新课导入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立足于生活化元素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应将生活化知识作为新课导入的重点,力求能够迅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知识上。而传统的教学,多数教师采用开门见山的新课导入方式,甚至连最简单的问题导入都没有应用,导致数学课堂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说是让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新课教学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得到高效的学习成果。小学数学知识抽象且严谨,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且充分掌握知识点,尤其是当教师问学生是否明白时,学生会办着不耐烦或配合的情绪回答明白了,实际上很多学生尚未学透该知识点。当教与学完全脱节,教师教学疲惫,学生学习更累,更谈不上高效率高质量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用生活化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水平引用生活化元素。例如: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购买零食的例子,这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在计算购买花费的过程中,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用方法,潜移默化的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教师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然后将数学知识全部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在开展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教学情境的创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和运用数学知识,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的“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假如今天来了一个新上任的教师,他和你们互相不认识,那么他在课堂上叫人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可以走到学生面前叫一下他”,但教师又说:“这个办法倒是可行,但是每次数学教师还要走下台,找人回答问题,是不是有点麻烦呢?”接着,很多学生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还有位学生提出:“可以说让几排几列的方式锁定学生的位置”,教师:“那么同学们,你们分别知道自己是几排几列号吗?”接着学生踊跃回答到:“我是第三排第二列,”“我是第五排第一列。”教师:“看来同学们反映都是很快的,但是这是按照从前往后排还是从后往前排呢,这是从左到右列还是从右到左列呢?”随后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位置与方向”。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四、课后作业生活化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生活化教学,同时还要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讲解“利息”的知识点后,可以安排一个课后实践小作业,让学生当成一个小小会计员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那么怎么存才最合适?在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比较的实践中,让学生对于利率利息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不乱花钱,实现教与育的统一。与此同时,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布置的课后作业,可以将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学不到的内容,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用更加直观,贴近学生实际的方式来替代数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它能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容易接受、更集中注意力的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数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学民.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J].学周刊,2021(04):93-94.
[2]雒红芳.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J].考试周刊,2020(A5):71-72.
[3]邱永丰.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