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宾
河南省封丘县嘉祥实验学校
摘要: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管理情况,本文从以往的管理经验、评价反馈情况,两个角度对影响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又从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转变归因模式、做好情绪管理工作,三个方面对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的调整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感
引言:校长的管理能力、管理方法都直接影响学校发展情况,但各种原因都对中小学校长管理决策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调整职业倦怠感,还需要校长积极学习,确定正确的管理目标,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建立起稳定的管理自我效能感,提高自身管理信心,保障中小学都能够进一步发展。
一、影响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一)以往的管理经验
影响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原因是以往的管理经验,校长在不断管理的过程中对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其应用的管理方法会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在这样的管理成果下,校长会产生羞愧感、无力感,管理自我效能感降低,对后续的管理工作也有直接的影响。另外,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没有进行管理方法创新会出现部分学生不服从管理的问题,直接影响整体质量。为了转变这一管理现状,发挥出中小学校长的实际意义,需要校长形成良好的管理方法调整意识,调整与本校实际需求不相符的管理经验、管理观念。
(二)评价反馈情况
评价反馈情况直接影响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现阶段部分校长无法正确处理收到的评价反馈情况,例如:大部分学校教职工、家长都会向校长反馈建议,但这部分建议中包含正面反馈与改进意见,部分校长在获得改进意见时,会对自己进行反思总结,思考自身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但一旦这部分意见超出其能力、或不切实际,都会影响其管理自我效能。另外,负面评价过多也会使校长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会感觉自己工作能力不强。
二、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的调整方法
(一)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为了帮助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需要校长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第一,部分校长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与教育部门相关领导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一些优秀的成功经验,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管理自我效能感。第二,教育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校长讨论会议,在会议中校长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总结整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了解正确的管理方向,并在其他校长的帮助下确定正确的工作目标,为后续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教育部门可以将榜样示范法融入到这一工作当中,定期开展各类校长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邀请优秀的中小学校长进行管理方法讲解,并让其他校长学习其中的优秀部分,帮助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
(二)转变归因模式
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过程中,可以转变归因模式,第一,中小学校长应用的评价反馈处理方法直接影响管理自我效能感,例如:当部分校长将反馈中的负面内容归因于自己努力不足、管理能力不强,将反馈中的正面内容归因于运气时,这样的归因方法会直接影响管理自我效能感,导致中小学校长在后续的工作中降低信心。当校长将正面反馈内容归因于自己的管理能力强中后,能够逐渐增强自豪感,并对后续的管理工作抱有一定的期望,并能够按照这一目标努力。为了转变部分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倦怠感,需要引导其转变传统的归因模式,在反馈意见整理时正确对待这部分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管理自我效能感。第二,在转变归因模式时,还需要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在校长例会中给予校长一定的肯定与鼓励,引导其正确应用归因方法,提高归因模式中的积极性,正确对待反馈意见。
(三)做好情绪管理工作
做好情绪管理工作是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法,也直接影响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倦怠感。由于部分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较大,长时间的负荷工作直接影响其身体健康情况,逐渐形成了“轻伤不下火线”的不合理意识,认为教师工作中出现失误是自己管理的责任,这样的工作情绪下会直接影响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自我效能感。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其学会情绪管理,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范围,处理好生活、工作、健康,保障自己具有足够的经历、情绪后投入到工作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调整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中小学校长的健康、工作意识出现了问题,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教育部门发挥出其中的管理作用,正确对待各项工作、意见反馈情况,推进中小学校长管理自我效能感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贺建清.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基于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03):65-74.
[2]贺建清.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0,42(02):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