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方雪君
[导读] 云霄县火田中心小学 福建漳州 363300
        方雪君
        云霄县火田中心小学    福建漳州   363300
        摘要:对学生而言,兴趣是确保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在小学阶段,音乐学科对学生比较有吸引力,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开始小学音乐教学时,最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这也应该作为主要焦点。音乐教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如果学生想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他们必须克服许多困难,这将导致学生兴趣的逐渐消失。因此,有必要有效地实施教学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学习兴趣;培养
        
音乐课程目前是中国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这是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教育在小学中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学生自身的音乐知识,还培养了小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观,使小学生在音乐建设上受到人文艺术的影响。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要持续刺激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加音乐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人公地位,以提高全体小学生的素质。
一、小学音乐教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发表的素质教育计划将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新的目标,对课程和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的音乐教育对全体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乐趣对提高艺术素养也有帮助。作为艺术教育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对培养艺术地位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音乐不仅是小学生启蒙的基础教育,还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有效方法。小学音乐的课堂上,主要是从理论方面入手,不断吸引和刺激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小学音乐教育是属于学生们的一个平台,一个减缓学业压力,放松心情的平台,让小学生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向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音乐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的音乐教育启蒙了学生的音乐审美,使学生的感情体验更加丰富,使感情表现的更加流畅,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这种状况下,小学生们能够在拥有自信心的同时对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一些帮助,通过小学音乐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可以为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
1.无法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数学、语文、外语这三主课方面的知识,相对而言用于音乐教育的时间是相对少的。另外,小学音乐教师缺乏专业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管理音乐课程方面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小学生们的要求。
2.没有注重小学生的主人翁身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因此小学的音乐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然后反复强调,音乐教育中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但是大部分音乐教师却并不重视这个问题,没有将学生作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只是一味的说教,这样小学生就会去学习音乐失去兴趣,并厌倦了上音乐课。
3.教学内容趋于形式化
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讲课中,有些教师会对只考虑到课程的内容是否教导完成,没有考虑到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是否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欲望降低。一方面,教师们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特性来教育学生,使用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完全抓住课程改革的目标,在选择教学中的歌曲时,过于形式化。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的内容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整,歌词比较难懂,歌曲的旋律过于复杂,不能有效的融入到音乐环境中。此外,教师们只考虑上课中的“输出”,无视了学生们的反应和感受,未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增强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1.通过趣味活动,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小学时,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较低,趣味性是提高小学生集中力的最佳方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对音乐产生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引发小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接近生活内容的活动。例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音乐和动物通常组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首先观看有关动物的视频和照片,让他们了解这些动物,并把主要内容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将自己喜欢的动物歌曲的歌词记住。老师可以选择5-8名学生,在活动的时候,使用钢琴和其他乐器打起节拍,然后让学生们分辨是哪一种动物,其顺序是随机选择的,演奏到那个动物就唱那个动物的相关歌曲,有人错误就会失去表演的权利。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集中学生们的注意,让学生们主动的参加到教育活动中,了解各种小动物,感受到生活中音乐的美妙。
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以增强其学习兴趣
虽然学校方面一直声明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却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们智能被动接受。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学生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与教育设计和教育管理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兴趣。
例如,演出“小麻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创作歌曲,让学生们从学习者的角色转变为创作者,让学生们有新鲜感,感受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通过在歌曲上加动作、拍手、在乐器上吹打乐器,还可以体验唱歌的节奏。学生们在音乐课上不仅可以学习新曲,还用可以运用自己的创意制作新曲,并在教室里进行自我表演。这会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被肯定,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逐步应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更生动立体地让学生了解所学习的音乐知识。例如,在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教师们通过多媒体播放海洋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加理解音乐的含义。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下,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知识,真正体会音乐的乐趣,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想要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对音乐更感兴趣。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教师能发现教育的问题点,调整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确定学生在课堂上主人公的地位,让学生能融入音乐教育的环境中。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宝红.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中国高新区,2018(10):106.
[2]阚文雯.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当代音乐,2017(24):63-64.
[3]戴铁燚.探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北方音乐,2017,37(15):194.
[4]刘燕华.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刍议[J].中国教师,2016(S2):186.
[5]徐婷婷.简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207-208.

                                          日期:2019年1月4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