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创作中白描的功能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陈纯
[导读] 白描手法是中国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内容。
        陈纯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
        [摘要]白描手法是中国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内容。如何发挥白描在小学美术创作中的功能,从而更好地进行小学美术白描教学,是本论文的研究课题。本论文首先对美术白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白描在小学美术创作中的3项功能,即白描具有高度提炼与概括的功能、白描具有独特的“空白”艺术功能以及白描具有鲜明的心理结构线性张力功能等。
关键词:小学,美术,白描,功能

1前言
        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须充分地关注白描在美术创作中的地位,加强其学习与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要把它当做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进行教学。只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学习特征,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即可以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小学生的美育功能在整个人生教学中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而作为我国美术具有特色化的白描表现手法,更应该让小学生知道它在小学美术创作中的功能。只有充分地了解白描的功能,才可以对小学美术中的相关绘画作品有深入的了解,为整个美术教学打下重要的基础。
2美术白描的概念界定
         白描是中国画范式中借助于线条来加以表现物象的一种绘画技巧,主要包括单勾与复勾2种手法。其中,前者主要指的是通过线相同墨色进行一次性地勾成,也叫做一色单勾,如果使用的墨色浓淡不一,即使用淡墨进行勾花,而用浓墨勾叶则叫做浓淡单勾。后者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借助于淡墨进行勾成,再基于实际情况复勾画面的部分或是全部,该线条并不是根据原来的路线进行刻板地复迭处理,目的在于凸显出质感与浓淡层次,从而让物像变得更有神采感。复勾线时须确保线条的流畅与自然,不然容易出现呆板的后果。因为线条是表现物象的形态、神采、光泽、颜色、体积与质感等方面最为重要的方式,有着较大的难度。由于取舍应该尽量地简单化,比对虚实与疏密等内在的关联性,这就使得白描本身凸显出概括性、素朴性、简洁性而又明晰性等特征。[1]白描通常主要表现在人物画与花鸟画。
3白描在小学美术创作中的功能
        了解白描在小学美术创作中的功能,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不只是单纯地欣赏绘画作品,感受绘画的艺术魅力,同时还能够直观且真切地领悟到如何运用白描的手法。同时,由于白描属于中国画艺术特有的一种艺术技法,理应将该手法有效地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体而言,白描在小学美术创作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的几点:
3.1白描具有高度提炼与概括的功能
        白描手法舍弃了光影与块面的实体,从而和其他的画种相比,可以更加单纯、鲜明而又强烈地借助于线描的方式来凸显出物体外在的轮廓与特点。同时,白描所勾勒的物象和实体物象存在着差异性,采用了一定的夸张手法,凸显出抽象化的美感,具有“似与不似”的艺术特色。正是白描的这种高度提炼与概括的功能,从而让白描作品具备高度化的表现力,可以鲜明地描绘出物象的形体甚至是部分的细节,同时也能够表达出各种形态、质感与运动的物象。小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借助于白描的有关技法,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出高山怪石与苍天古木的厚重嶙峋,同时也可以体现出柳枝新芽在风中摇摆以及红花绿叶的娇艳鲜嫩姿态,同时还能够体现出行云流水以及烟雨火焰等气象万千的不同形态。

在白描表现人物时,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不同人群的多层次特征,既能够真实地描绘出老年人的饱经风霜,同时也能够惟妙惟肖地描绘出襁褓婴儿的天真烂漫。寥寥数笔,即能够凸显出白描的提炼与概括的功能。[2]由于充分地使用了对比调和以及矛盾统一的艺术规律,属于高度提炼的艺术加工方式。由于勾线在力度、手法与速度等指标均存在着差异,而产生了各类形态的线条,诸如长短、刚柔、提按、粗细、曲直以及疾徐等,这些多元化的线条正是对原先实体的高度概括,从而形成相互的对比效果。又因为虚与实以及疏与密相互映照,构建起非常丰富而又形象的艺术美感。正因此,能够让白描更显现出优美的概括效果。
3.2白描具有独特的“空白”艺术功能
        白描画中“空白”是和“彩色”相对而言的,此处所指的空白并非为空无一物,其还包含单纯的涵义,在摈弃绚烂色泽的表现时,仅仅借助于墨色的线条来对物象加以勾描,更加注重的是线描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白描的“空白”不等同于真空,而是和线条对应的白形。因为线条的包围和分割作用,能够在画面中产生不同大小、形状与宽窄的白形区域,它的外形既可以是轮廓所组成的实体,诸如人物、服饰、花鸟虫鱼与树枝等,也能够用实体的外围来组成一定的空间,诸如云雾、天空、河流与土地等。在中国画中,一般突出的是“计白当黑”,即也应将空白处当做整幅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所谓“以黑为实,以白为虚,虚实相生,相互关联”。线条除却可以分割各种形态的空间及其疏密聚散情况之外,还能够在画面中构建起一定的黑白灰等多颜色的内部关联性。[3]因此,中国画中大小、形态、布局等均不相同以及断连相间的“空白”与用墨线相连的“黑”,一起组成了如同音乐般和谐节奏似的画面,而这也正体现出白描的一个重要功能。
3.3白描具有鲜明的心理结构线性张力功能
        白描的关键工具是毛笔,非常强调十八描的线条表现和用笔,主要借鉴了书法运笔的技巧,从而在画作中显现出多维度的艺术意境,诸如平似锥划沙、圆似折钗股、留似屋漏痕、空似雪泥鸿爪、重似高山坠石等,整体上营造出“以线留形”的艺术氛围。中国美学将骨力和骨法、笔力、风骨、气韵与神韵等诸多要素加以有机整合,而这一点正好和心理学的相关认知理论不谋而合。艺术世界中,心理学所探讨的课题为力的运动结构,该理论指出全球全部的事物归根到底表现为力的范式。在中国哲学理论中,万物起源于气,即认为气是全部生命的运行范式。在中国艺术六法中,气韵生动是第一要素,这也体现出心理结构的线性张力特点。线是“六法”中对于骨法进行描绘的用笔,它能够让中国画起源于远古时代朦胧而又神秘的粗笔绘画融入了本民族化的审美心理元素,始终凸显出以线为核心的艺术特质。在具体创作时,大量地使用线的组织与层次体现出对象的形、神与质感,再基于主观化的心理认知,达到企及高山物象的艺术创作目标。
4结论
         小学美术教学是最为基本的教学,因此,了解白描在其中的作用,显然能够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本论文在诠释美术白描定义的前提下,指出了白描的几个主要功能,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打下理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岚,刘文斌.中国画自描临摹实技:人物篇.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2]陈冰心. 和初学美术设计的同志谈白描花卉[J]. 浙丝科技,2013.
[3]丁蓓莉.中国画白描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