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服装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郑长秀
[导读] 随着我国当前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不断的提高,
        郑长秀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工业职业中等专科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需要紧跟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对服装专业教育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及调整,从而使其更加贴合于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要求。在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堂中,要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多方位地锻炼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并在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感知,帮助学生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教师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堂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需要对以往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要明确在中职服装专业课堂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为后续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方向。教师要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融入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以这些方式来对教学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从而使得中职服装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得以全面的提高。
        一、以往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如果教师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话,那么无法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首先,在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堂中,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程包含了专业理论课程和基础类的课程,一些实践性的课程所占比例是比较少的,这就导致了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但是由于无法在实践中印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学生的专业水平无法得到相应的提高,还会出现一些限制性的因素[1]。其次在教学形式方面还存在着单一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理论教授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很难多方位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与此同时,一些院校在实践过程中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引导,在教学资源和教育设施方面还存在着不充足的问题,使得实际教育效果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以及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在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所以教师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之前,需要对其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再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及教学要求,将两者进行完美的融合,从而实现中职服装专业教育课堂的成功转型。
        二、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堂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点在于人才之间的竞争上,因此,各个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纷纷加强了对人才综合素质和技能要求的重视程度,中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企业改革的要求了,因此中职院校为了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稳定性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培育,并且还要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方法[2]。对于服装产业而言,其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在以往发展模式中,服装风格是非常单一的,服装设计和服装制作要求较低。但是在当前时代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服装质量和版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服装的款式逐渐朝着多样性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因此,在这些背景下,需要多方位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水平,从而灵活地应对在服装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困扰。只有培养高素质的服装人才,才可以满足当前行业发展的现状,实现服装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高各个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竞争实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堂中,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需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创新和发展,从而为后续的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要明确课程建设的核心属于知识整合的过程,在理论课中需要进行知识模块的有效整合。课程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和扩展应用方面的知识,以便实现知识之间的有效连接。另外,还需要科学而合理地设置实践课程的内容,搭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框架,多方面地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3]。在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现行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模式中,穿插有关服装色彩和服装材料方面的内容,实现重新的组合,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以及融合。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适当地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有关女装夹克衫款式变化过程中,可以根据款式变化的规律,让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有关服装结构制度和服装材料方面的内容,实现多个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扩展性思维,对于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来说。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是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和动态的,要融入行业最为前沿的内容,比如在服装结构制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完整地展示服装结构的知识,搭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内容创新时,需要符合中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具备实用性和高效率的特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有助于突出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师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课堂中,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还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调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基础模块教学中,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是非常基础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提前性预习的方法来进行备课,在正式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广泛性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由浅入深的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印象。在一般情况下,在基础模块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服装设计和服装缝制等知识做到全面了解,从而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服装设计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模块的教学,贯彻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先根据课堂教学重点来提出一些非常现实性的问题,让学生按照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来设计主要的方案,使学生有一个大概的思维方向,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开发。而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进入到未来的行业发展领域中,将多个学科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在一条主线下科学而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具备灵活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主题,按照自身的理解进行主题上的设计,根据最终的结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从而起到一个良好的优化效果。最后,在进行服装制版教学时,教师在让学生确定了款式之后,要让学生对设计图纸中的内容进行服装尺寸的确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加工,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印象。
结束语:
        在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且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按照一个主题来开展后续的学习探究,不仅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还有助于促进学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凸显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欧敏静.浅析中职服装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偏差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9-10.
[2]张珊.理实一体化在《服装结构制图》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255-256.
[3]顾沁婷.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实践[J].西部皮革,2019,41(06):134-136.
作者简介:郑长秀(1983.01.25) 籍贯: 湖南省邵阳市,女,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中职服装设计或者服装缝制工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