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苏丽
[导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质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和加速学生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
        苏丽
        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质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和加速学生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知识结构,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生物学学科方法的掌握,给学生进一步打下稳固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效率
        随着课改的推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迫在眉睫,现行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学案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始终困扰着广大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教师教的累,学生学得更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教室里昏昏欲睡,用教多少来代替学多少,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指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建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学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本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笔者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一、课前准备要有针对性
        课前作业布置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课堂学习内容,找出不懂的知识点、发现问题。课堂学习是从预习开始的,预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教师要提前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对预习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教会学生自觉主动的养成预习习惯,让学生始终能带着问题去听课,也能听得进去,容易掌握,更能体会解惑的快乐。同时要求教师对预习的结果进行及时的检查、检测,以此把握学情、调控课堂。希望全体教师通过课前预习的布置、检测,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本节基础知识已经掌握,教师只需对出错率较高的部分进行讲解,既传授了知识,又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学生对已知知识点的厌学情绪,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新课程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

我们注意到,在很多的公开课上,教师为了体现出“学习目标”,特意给出一张幻灯片来展示教学目标,但是学生是否注意你的教学目标了呢?在我们教材每一节内容里都有一个“本节聚焦”,教师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自己对照“本节聚焦”归纳总结,是否能够准确回答“本节聚焦”中所提出的问题,未能完成的在课堂上及时解决。
        二、课堂实施生动有趣
        课前导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每一节内容之前都有“问题探讨”可以作为课前导入,但是由于这些内容都是近十年前的一些实例,比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节内容中用到的例子是“非典”,以此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但是现在的高中生并没有经历过“非典”,他们也没有兴趣去了解“非典”,而我在本学期的教学中直接引入新冠肺炎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快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主动询问与病毒有关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把与本科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既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的态度,更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对于教材中部分章节内容干涩,可以提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出一名同学扮演教师的角色来讲解一个知识点,其他组的同学做补充。在讲解《其他植物激素》时,我就让每组的代表上讲台给同学们讲解,其他同学补充,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圆满的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学生又比较难理解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下自己制作模型,课堂上通过小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简单,便于理解。
        三、课后巩固检查落到实处
        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通过充分的课前备课,备学生,备教材,上好每一堂课,还需要在课后及时地巩固和检查。这些年教下来总结的最成功的一个方法就是课前的听写和提问,在每堂习题课前,对之前一节或者几节课所学习的重点、考点知识进行听写,教师对学生的听写本进行全批全改,要求学生对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再次总结,听写本也就是他们的纠错本。同时在这一轮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总结课堂笔记,课后自己查阅资料补充,教师不定期批阅笔记本。
        对于学优生,要求在学习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后对本章节的知识绘制概念图,学生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学生绘制的概念图,可以持续了解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相应地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概念图进行批改后,挑选出最完善的概念图,在全班甚至全年级推广使用,以期解决学生生物知识的“破碎化”。
        月考试卷批阅完成后要求教师对所有班级进行逐题试卷分析,对学生的失分点、易混点以及重点题型要分解剖析,评准讲透,切忌只对答案,不做分析,要在“评”上多做文章,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思维方法。只有这样不断刺激才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否则等到两年后的高三一轮复习时,之前所学的四本书的内容全部遗忘干净了,加重了学生的教师的负担。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一种学习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自然也没有一种教法十年不变,只要我们能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无效环节及时的进行改进,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