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桂
海南省东方市第九小学 海南东方市 572600
摘 要:经济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各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教育作为培养个体发展的关键,在社会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突显出新时代新风貌。在新时代教育模式下,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部分的问题,对现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核心素养”教学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核心素养”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工作新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增加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促进个体更加全面的发展。本文针对该方面的内容,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年级;教育;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能力发展阶段,在较多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教学成为其中重要内容。传统语文作文教学难以从学生自身能力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灵感,难以表达真情实感,进而对写作甚至语文学习产生厌倦,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工作的开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增加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教学中自身能力的提升,在促进学生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时,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
1.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一词是近几年逐渐进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词汇,素养不仅仅是指在学习工作中得到的知识或者是技能,更多的是应对情境、培养健康情感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与当前的价值观以及人才培养要求都是一致且息息相关的。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就不仅仅是将知识或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以及发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为提升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1]。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较大程度上与个体适应性有较大的联系,增强个体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在增进其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其更好适应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素养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练习中得到的,素养的获得是一个终身推进的过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个人素养得以提升,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自己。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传统小学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相对较为枯燥,不能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也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就需要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作文教学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就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学习实际的关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还不成熟,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引导,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逐步提升,开始采用多种写作方式进行作文练习,同时也能够在积累生活小事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表达在作文当中。但就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自身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掘与提升,不能有效应对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也不能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仍然存在部分问题。
2.1缺乏足够重视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阅读与作文,但由于存在部分一线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缺乏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过于注重形式,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2]。
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并且仅仅是按照要求进行任务的布置,不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作文的深层含义,过于注重考试成绩,重视形式,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使得作文写作过于形式化。并且,还存在部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方式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带动学生自身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写作、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难以提升学习效果。
2.2学生自身能力不足
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也是影响教学工作的关键。对于部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能力发展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且由于自身经历以及之前的教育教学经验不同,在高年级阶段也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写作学习时有不同的表现,出现不同的问题。并且,存在部分的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文能有效的跟随教师学习,导致其在后续的学习中与他人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也会使得学生产生自卑感,不能有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升自身能力。
3.提升策略
3.1创新教学方式
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能一成不变,而应当与时俱进,与当前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探索写作的乐趣。创新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阶段的特点,结合日常教学实际,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将生活实际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关注生活,表达自身真情实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开展春游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游玩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从自然中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当然,在春游前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工作为学生布置任务,从而在游玩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带着目的进行活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
3.2重视阅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两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下,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成为关键,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本身经历有限,就需要通过阅读来了解各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文章阅读的基础上,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引导,这样,则能够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讲授较多的写作技巧,但在讲授的过程中,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会是学生感到枯燥,而通过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写作教学,则能够更加深刻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技巧的作用,从而有效应用与写作中。
3.3增加反省教学
在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学生主动进行作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更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任务完成的不足之处,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如此,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文章更加的优秀,以及不同的评价标准等,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文章进行自评,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修改,从而使其充分认识到评价标准以及自身差距,促进其不断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对其后续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应当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慧旭.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2]徐艳阳.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语文写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作者简介:洪春桂,女,1973年7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文昌市人,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