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方向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程鑫
[导读] 随教改的浪潮,高职高专学校对《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日益重视
        程鑫
        绥化市职业技术学校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摘要:随教改的浪潮,高职高专学校对《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日益重视,且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多项举措推进教改,成效颇佳。文章将结合高职高专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举措进行深入探析,探索新时代下高职高专会计基础教学改革实践的具体方向,力求以方向确定路径,明晰高职高专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之路径,为专业有效教学、人才多元培养做好准备。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方向
        《会计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奠基石”。为了让学生稳稳当当的踏好这一奠基石,让学生能够有效参与会计学基础课程学习。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教学实践中紧跟教改浪潮,从多个角度推进教学改革。在长期教学改革实践中,高职高专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已经颇具成效,其改革方向日益明朗,值得广大会计学教育工作者深思。那么究竟高职高专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应当着力在哪个方向呢?
        一、深化课程教学理念,确定育人方向
        推进会计学基础课程改革,首先需要广大会计学教育工作者确定教学改革的理念。其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两大重点,即“以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要真正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真正考虑到专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从这一角度推进教改,才能够确保教改之路之正确。
        当然,为了真正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高职高专学校在推进教改工作时也要改变原有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功利性色彩,要清晰确定育人目标,充分考虑到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从多维角度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专业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具体的专业学习情况,做细致的目标划分,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育人方向才明晰,这样的改革之路才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重组课程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载体
        相较于原有高职高专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其知识分布过分理论化,且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之间有所重复,缺乏生活化色彩,导致整体教学内容实用性较差,完整性不足。为了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高职高专学校教育工作者就要就目前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做更新,做补充,从载体层面为教学改革做好支撑。
        第一,教师应当根据会计工作各岗位进行会计基础知识的细致分析与安排。目的是结合实践活动,让教材内容变得更为立体、更具有说服力,适当的融入工作案例,布置相关的工作任务,能够增强其教材实用性;第二,教师应当定时按照社会上的会计行业发展状况,如会计电算化发展等做课程内容的补充,确保专业学习内容“与时俱进”;第三,教师应当找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在开展会计学基础教学时要避免知识的重复性,找准知识的联系,必要时设定思维导图,具体且细致的展示专业知识。
        如在学习“会计核算的具体规则”时,可展示如下思维导图:
        二、灵活运用多重教法,确定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教师要注意在开展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时要采用多元多样的方式方法,目的是“激趣”,让课堂充满趣味,兼具高效,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高专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实现灌溉到启发、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知识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演示教学、工作导向、角色体验等,这些教学方法趣味满满,能够真正尊重学生在会计专业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同样能够发展学生的多项能力,能够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程序描述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课堂活动。
        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实际情境,以实际情境为载体推进项目落实。情境:即某供公司全月会计业务核算处理工作的开展。具体任务要点包括六个:
        任务1: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
        任务2:编制与审核记账凭证;
        任务3:登记会计账簿;
        任务4:编制科目汇总表;
        任务5:编制会计报表;
        任务6:会计档案的装订和保管;
        学生现场参与情境,完成六个项目积极进行现场演练。既能够提高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会计日常业务处理流程中,让学生切身体验业务往来,又能够达到教育目的,提升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三、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确定紧跟时代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高专在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时必须“与时俱进”,要和社会以及行业的发展变化同上同下。即要求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了解我国会计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行业的人才需要标准,及时就社会上各种会计相关联的法律法规进行教学引入。这样能够补充课堂内容,同样也能够保证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符合实际工作的变化,具有教育动态发展性,人才配动态性。
        四、加大专业实训投入,确定理实结合
        会计学基础课程的一大显著特点即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特点。即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会计教学改革时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要注重实训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满足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需要建立一个开放性的会计实训室,并且按照实际的岗位工作情况,配备各种财务软件,如用友、新中大等;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建立一个相对完全的、综合的会计实训中心,如ERP实训中心、ERP沙盘模拟等。这样能够集中引导学生实践参与到高职高专会计教学课堂上,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完善课堂评价机制,确定全程评价
        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这也是推进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即改变原有会计基础课堂上的功利性教学色彩,避免过去单一结果式评价,要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入手,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
        必要时要融入鼓励性评价,即鼓励学生们在会计学基础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发展、学习状态等,最后按照比例划分的方式结合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样的教学评价更具体同样也更到位,能够对整个教学环节起反馈作用,能够对学生的会计学习起指导点拨作用。
        结束语:
        可以说会计学基础课程是许多学生参与会计专业学习以及其他专业学习的“敲门砖”,它传授给学生最为基础、最为简单也最为重要的会计知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能力发展而言十分重要。目前高职高专的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响应改革,落实改革,这样才能够在明晰上述多环节教学方向下真正实现教改,实现会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蒋兰芝.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1):225-226.
        [2]王艺舒.中职会计基础教学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0):10-11.
        [3]钟玉梅.中职会计基础教学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01):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