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莹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摘要:新冠疫情的突然袭来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经济生产还是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疫情期间学校假期的延长,使得教育无法顺利开展,同时学生“停课不停学”的推行,使得学生在家学习成为短期内的“常态”,这对于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是一种不小的考验,其目的在于全国疫情防控下,为了确保教师、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主体成长而选择开展的一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对举措。而如何在疫情之下做好家庭教育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需要重视的研究课题。本篇文章从疫情之下家庭教育所存在的短板分析出发,结合家校共育和疫情之下特殊时期家校合作,针对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做出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新冠疫情;家庭教育;家校合作
2020年注定是令人难忘的,本应如期而至的“开学季”,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昔日热闹的校园变得冷冷清清,在家学习的学生让老师们时刻挂念。自疫情出现以来,身处在教育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们,每天都在汇总学生信息、督促学生安全,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作为一名农村完小的班主任老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家长素质对孩子的影响之深。
一、疫情之下,家庭教育的短板暴露无遗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孩子们不得不待在家里,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学习。时间一长,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我经常收到家长抱怨的微信,大家所反应的各类问题不尽相同。
(一)家长时间有限,监督孩子力不从心
入春,正是农村最忙碌的时候。学生们的家里基本都要种瓜种菜,靠劳动换取收成,这就让家长们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忙农活。即使忙完回到家,因为疲惫也很难再对孩子进行有效地监督。当然也有很多家长要外出工作,孩子独自在家,学习和安全都需要操心。再者,不少家庭都在近几年有了二胎,照顾二胎也让家长们分身乏术。
(二)学生不够自律,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从寒假开始,学生们已经在家学习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反应,孩子觉得不到校上课就不需要学习,无论如何讲道理都无济于事。更有甚者,即使听从家长的安排独立学习,也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很难做到自主阅读或是独立完成简单的练习题。
(三)家庭矛盾增多,孩子与家长争吵不断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孩子们减少出行,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自然很容易感到无聊、厌烦。与此同时,家长们都为孩子无法专心学习而焦急,就会经常教育、批评孩子。负责任的家长会专门监督孩子学习,要求十分严格;时间不充裕的家长,会布置大量的学习内容让孩子独立完成。如此一来,孩子本身自律能力不强的话,就会对家长产生不满的情绪,出现反驳、顶撞长辈的行为。不少家长向我反应,每天检查学习内容时都会和孩子吵一架。
(四)家中学习环境不好,家长过度指责学生
在交流中我发现,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在家不学习的原因。很多农村家庭,由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孩子在家里没有独立学习的空间,甚至没有专门用来读书、写字的书桌,孩子平时写作业只能趴在客厅的茶几或是饭桌上,来来往往的家人会分散注意力,这样导致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个别家长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只要孩子不学习就一味地进行指责,这样不但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还让亲子关系日益紧张。
二、家校沟通,为家庭教育出谋划策
需要汇总学生的健康信息以来,我每天都和家长、学生保持着语音、视频沟通。开始,我、学生和家长都不太适应,汇总信息、沟通交流都会遇到问题。后来,我不断改变沟通方式,使交流的内容变得丰富,并尽可能地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慢慢的,学生们更加乐于和我沟通,家长们也会主动找我交流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家校沟通没有什么新花样,但是确实改善、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一)分担监督工作,让家长有安心之感
家长们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监督不到位也是无奈之举,虽然不能长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监督学习,但是家长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看孩子在家不学习就会十分着急。我深知家长们的烦恼,在沟通中主动提出帮助分担监督工作,孩子独自在家的时候,我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监督孩子。家长们都十分感激,隔着电子设备对学生的监督效果不一定好,却能让家长们有安心之感。孩子们虽然在家,却还是十分听老师的话,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会比家长布置的完成度更高。
(二)协调亲子矛盾,及时教育学生
长时间的自主学习、家长监督,导致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我发现大多数是因为孩子贪玩、不重视学习和阅读、不尊重家长的付出造成的。所以,每每听家长说起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争吵,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与孩子沟通才能有实效。一生一方案,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家庭环境讲道理、安排小任务。在固定的时间,召开班会或是小组会,聊聊家长们每天的工作和休息,帮助学生理解家长的不容易和良苦用心。
(三)为家长献策,从创造学习环境开始
在农村家庭,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高有低,会教育、懂教育的家长比较少。懂教育的家长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类习惯,孩子十分自律,居家期间,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阅读和锻炼。有的家长十分重视教育却不懂教育,一味地给孩子布置作业、安排课程,甚至不给孩子休息娱乐的时间。所以为了帮助孩子,也为了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我开始为家长们献策。
1、创造学习环境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建议让孩子学习时在安静、独立的房间,并且必须使用书桌。这个要求比较简单,学生自己就可以完成,家长们意识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后也能尽力辅助。
2、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孩子们有了专门的学习环境以后,我建议家长在安排孩子的学习任务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或是规定使用时间。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在疫情期间退步,会给孩子报很多网络课,这确实对孩子有所帮助,但是大多数孩子无法消化,而且使用电子设备时根本无法专心学习。
3、培养阅读习惯
在日常沟通中,我不断提及阅读,在孩子不想学习、做事拖沓不集中时,在家长忙碌时,都建议让孩子去读书,把大部分自主学习的时间都能安排成阅读。家长们慢慢意识到,培养孩子阅读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养成习惯之后还能进行自主阅读,让家长有时间去忙碌自己的工作。就这样家长越来越重视阅读,这比开一次班会、办一次读书活动要有用得多。
4、有选择性地使用学习材料
家长们重视了阅读之后,我开始教家长给孩子选书、选学习材料。有的家长虽然有心为孩子找很多学习资料和书籍,但是用处却不大。比如有的家长选择亲戚家用剩下的练习册、字帖给孩子用,或是不给孩子购买新书,让孩子反复阅读以前的书,这都是不可取的。选书时比起让家长按照书单买书,我更多的是给孩子们推荐我读过的书,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孩子有兴趣读书的话,家长也愿意去满足。我跟家长强调,读书是一个持续、不断加深的过程,好书可以反复读,但是一定要定期为孩子选择新书籍,或者让孩子和小伙伴换书看。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对阅读一直充满热情,不断获取更多的知识。
结束语:
和家长的沟通、探索,使我们都发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家庭学习生活逐步规律。家长们在我的帮助下开始懂教育、会教育,这样的转变对一个孩子、一个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次疫情虽然给生活、工作都带来不便,但是却让我和家长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新冠疫情的威胁定然是暂时的,而通过此次疫情对教育的考验,教育“停课不停学”下,虽然对家庭教育是一种挑战,但何尝不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自律性,增强家庭教育进步的契机,在家校合作下,必然能够走出疫情的阴霾,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顾吉丽.浅谈疫情之下家园合作中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有效策略[J].好日子,2019,001(019):1-1.
[2]吴重涵,张俊,王梅雾. 疫情期间家庭教育需遵循的基本原则[J]. 新课程导学,2020,002(004):13-16.
[3]郭宏君.做"三自"家长,为家庭教育注入现代化基因[J].福建教育, 2020,007(31):16-17.
[4]易红郡,胡碧瑜.压缩还是扩张:疫情下教育时空的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73(06):4-9.
作者简介:陈梦莹,1994年9月生,籍贯:北京大兴,女,最高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