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宏
重庆市巫溪县中梁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用热心与真诚、耐心与包容,以博大的胸襟去包容学生,去感化学生使之知错就改,改而不换的最佳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宽容;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为祖国培养具有创新创造活力的高素质人才。但现实班主任工作现状是“严是爱,宽是害,严师出高徒”而许多家长也以为孩子遇到特“严”的班主任而庆幸。很多有名的班主任也因“严格治班”而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从严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当然是一种好的教育形式。但是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一点关爱与宽容,少一点冷漠与严肃,一味的严格要求只能束缚孩子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是“书呆子”,后续发展空间并不大;而这里的宽容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热心与真诚、耐心与包容,以博大的胸襟去包容学生。事实证明,“宽容”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令人欣慰的效应。
以前,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就得威严点,不能给他们好脸色,于是,我总是摆出一副威严的架势,让学生望而生畏。一声“班主任老师来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课间,孩子们正在无拘无束的玩耍,由于我的出现,孩子们立刻像老鼠见了猫似地钻进教室,呆若木鸡的坐在座位上。看着一张张胆怯而又点严肃的面孔,我心里暗自高兴:纪律不错!可是问题出现了,时时刻刻都有学生告状:不是张三骂人就是李四打人;不是小王偷吃零食;就是小李乱扔垃圾小华偷东西;小陈又要跳楼。小陈,她是全校出了名的调皮鬼、捣蛋鬼、不怕死的“坏”学生,动不动就要跳楼,所有学生都躲着她,值周老师都怕她,在学校是挂了名的“头号人物”……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大发雷霆,把犯“错”的学生叫到办公室里叱咤风云的训斥一顿,并且还要求写上保证。可也奇怪,越是这样,学生旧病复发率却越来越高;更可怕的是学生学习情趣日趋低落,上课是死气沉沉,作业马马虎虎,个个都像关进了笼子里的小鸟。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处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后来,在教育杂志上看到叶圣陶先生的话,打开了我的心扉,启迪了我的心智:“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醒悟了:望生成龙成凤、恨铁不成钢的急切或毫不迁就的严格,暴风骤雨般的呵斥都是无济于事的,更是适得其反。教育最重要的是捧着一颗爱心,用一份真诚来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顺其自然的陶冶其天性,细心呵护其原始好奇心,激发其创造创新意识,点燃其思想的火花,宽能制造较为宽松自主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严是爱,宽更是爱,它是一种理性的爱。
我寻得了这个法宝,就迫不及待的找来陈,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她,满脸填着温和的笑容轻言细语地问:“你饿了吗?”她用怯怯的眼神盯着我,以为又是疾风骤雨,所以把头埋得很低很低,用轻得比蚊子叫声还要轻的声音说:“我……我不饿!”不,你饿了,你犯错值周教师处罚你了,你没有吃午饭我亲切地说。“老师,我……”她欲言又止。“好,孩子,不说了,先吃东西吧!”我边说边从衣袋里掏出两个圆圆的饼子轻轻塞进她的手里,“孩子,吃吧!”她拿着我给的饼子低声地抽咽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在我的办公桌上。我亲切地说,“孩子,不哭了,吃饼吧!”并用纸巾爱抚地抹去她的泪水,就这样我们的气氛就不在那样紧张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她也没有先前那样拘紧了便津津有味地吃起饼子来。我便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今天向老师的这两个饼子有两个深刻含义,你想知道吗?”她重重地点了点头说:“想,老师,您说吧!我错了!”“好哇!知错就改那就是好孩子啰!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接着我又若有所思地说:“第一个饼子的意思嘛;是要你把以前那段不光彩的时光画上一个悔改的句号让它永远过去;第二个饼子嘛!就是从今天起给自己一个做人的机会,一个新的起点:从此,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将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让以后的人生过得圆圆满满。另外呢,你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我会全心全意地为你服务。”就这样,我陆陆续续将班上爱犯错的每个学生进行了温馨地谈话。就这样原来出了名的‘烂班’一学期下来居然在全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而且陈和几个以前爱换错的孩子都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学生,真是‘浪子收心成好人’。正是这鼓励而又宽容的教育营造了融洽信任的师生关系,从而催他们清醒,激他们上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产生了无形的教育力量和感化作用。赞可夫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就能高度发挥有效的作用。”宽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艺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严格要求而不能实现的境界。
当然,宽容不是放纵,不是溺爱,它只能是某些情形在一定程序上的容忍,从而起到感悟作用,目的在于进行个性化教育。就班主任而言,宽容需要良好的心理素养,需要一种海阔天空的大度,这是正确而有效地作用于学生心里转变的前提条件。作为班主任当学生犯了错误,应当换位思考,不能因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宽容大度的教育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会得到孩子的理解与感恩,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我通过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深深地领悟到“宽容”二字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的确确起到无法言语的作用,发挥了无语伦比的效应!一位老师比喻得好:“孩子像一棵树苗,而树苗要生长,更重要的是浇水和施肥,不是经常剪枝,它不往上长,你剪什么呢?”所以,最能促使孩子成长的不是批评、呵斥,而是宽容、鼓励;不是求全责备,而是用记大功不记小过,举大计不计细瑕的眼光和胸襟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缕春风,能重扬信心的风帆,宽容是一泓清泉,能滋润濒临绝望的心灵,在这股浓浓醇香的春风吹拂下,在这甘甜清泉的浇灌下,校园会绽放出多姿多彩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中华教师论文选萃》王正伟,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ISBN7-81056-621-O/G.191
[2]《教育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第*50次印刷9787504189455
[3]《这样当好班主任》李镇西,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ISRCCN-A20-07-0117-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