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谭卫
[导读]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压力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谭卫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压力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以创新创业为主导的自主就业模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新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就业指导的新方向。同时,发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要。大学最前沿的学生管理人员,必须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利用校园文化的舆论影响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增加创新创业精神的竞争力,并提高创新创业的竞争力,促进学生的优质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
        引言
        自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呈指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在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成为每年的热门话题。那么,如何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呢?除了依靠市场上现有的工作数量,大学生还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创业来促进自我消化和提高就业率。这将不仅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的问题,而且通过大学毕业生的独立创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现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还处于初级阶段,实际的创业人数还不多,仅占大学生总数的一小部分。尽管有相对良好的商业环境,但一些毕业生由于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需要承担重大的风险,所以很少有人选择自己创业。尽管大学生对创业充满热情,但很少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职业选择。
        许多大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这通常是在招聘压力下的一种被动选择,而这些选择的负面动机也是限制大学生创业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相关创业调查报告的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总体原因是为了“生存”而不是由于“机会”。 “机会”型创业者将创新创业精神视为职业选择,这体现在抓住市场机会并主动占领市场上,但是中国大学生在这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此外,由于专业课程与创业之间存在时间上的矛盾,许多学生逐渐感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差,同时,由于担心创业路上的困难,只有少数大学生实际开始创业,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相对罕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限制了大学生创业的客观条件。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研究和培训计划。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大学生需要强大的创新能力,而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研究和培训计划。在学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培训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成科学研究训练的大学生将获得科学研究成果,并且学生将为自己获得的成果感到欣喜。在随后的研究和生活中,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学校可以建立面向大学生的职业培训计划,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由于许多公司都会招聘具有多种技能的学生,所以在学校中的职业技能发展会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工作。在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结束时,学校可以向学生颁发几份职业证书。在大学生职业培训结束时,学生将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毕业后的求职路程将越来越光明。在学校技能培训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并且在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之后,引导学生改善自己的目标,以使自己将来变得更好。
        三.通过社交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一种是展示自己的沟通能力,另一种是获得未来创业的经验。
        (1)主题竞赛。参加主题竞赛是提高创新创业技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大学和教育部门组织年度竞赛,例如软件设计竞赛和机器人设计竞赛。这些比赛更具竞争性和专业性。参加比赛的学生将努力取得良好的排名和成绩。在准备期间,学生在弥补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的同时,还能够调整实践技能。

项目的不断的创新和高要求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业潜力,而这些主题竞赛是发展学生创业技能的最佳途径。
        (2)培育大学生创新工程。在大学层面,学校鼓励学生申请年度大学生创新项目或孵化项目。在整个项目孵化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此获得项目批准和一定数量的资金,并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其中,学生应该对项目进行规划,对市场研究或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都应有全面的了解。同时,需要了解财务和税务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大学俱乐部活动非常丰富,包括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手工艺品等活动。学生应在上文化课的同时积极参与俱乐部活动。参加俱乐部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技能还可以得到改善,这比在教室里通过被动聆听所获得的体验要好得多。
        四.转变观念,有效地培育和构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积极创业精神需要特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指导。基于每个地区大学的客观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条件,营造校园创新和创业文化氛围是非常有意义的,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巧妙地促进创新和创业意识的萌发。
        当前,党中央和政府要求“大众创新和创业”,并正在采取许多步骤,使大学生能够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和创业。高校应以此为“东风”,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振兴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大学必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实践课程,结合校园文化,突出重点,切实培育和创造校园创新和创业文化。
        学生和家长深受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总是认为“铁饭碗”是最可靠的,并鼓励他们的孩子获得“声誉”。公务员和在编职业等工作成为父母为子女的第一选择。而且,大学生的创业可能使父母产生质疑,甚至认为孩子们不会做好创业工作,会破坏学业。这样的相对过时的想法通常会限制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步伐。这些负面信息在校园内的长期交流将不可避免地对促进校园创新和创业精神产生负面影响。想要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也会因此阻碍自己的前进步伐,因此,要使大学生和父母改变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观念,就需要社会舆论、社会企业家和大学共同努力,以确保大学生和父母能够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五.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在创新和创业素质教育中,有必要共同建设和共享教育资源。建立共享创业资源的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有效地交流和学习。此外,大学必须继续加强与其他学校、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联系,创建各种资源共享平台,并建立相关的企业资源库。大学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校内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促进资源共享和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可以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健康稳定的教育环境,加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们对就业和创业的认识和能力。教育者也是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因此,高校需要通过邀请企业中的高端人士和社会上杰出的企业家来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育。此外,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便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质量。
        结语
        换句话说,培养独立的企业家精神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还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努力。学校有必要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并积极树立自主创业精神。同时创业并不适合所有人, 因此,大学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创业时应注意避免学生的盲目服从。学生自己必须对自己有清楚的了解,找到适合的道路、正确的道路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徐卓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建构[J].科教导刊,2013(6).
        [2]刘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与紧迫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6).
        谭卫,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