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榆淋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 610000
1 研究目的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作为我国体育治理的新成员,已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本文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社会治理理论为基础,宏观把控疫情影响,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等探讨后疫情时代下中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言献策。
2 结果
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纲要》将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工程列为九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由此可见体育社会组织越来越被重视。随着重视度与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远度。然而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各级各类体育活动瞬间摁下“暂停键”,整个体育行业陷入“停滞”。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战役中暴露出诸多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但这也为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
2.1 后疫情时代下中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SWOT分析
2.1.1 优势(S)
(1)组织增长提速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 通过探索实施政社分离、政府购买服务、协会实体化等改革路径,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进入了新一轮高峰期。2012-2017年5年间,我国法人登记体育社会组织规模从2.3万个增长至4.8万多个,年均增幅超过10%,远高于同期全国社会组织约4%的增长点。与此同时, 民间体育组织数量已超过百万,绝对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2)组织架构清晰
纵向架构上初步形成了市级 (枢纽组织、专业社团、俱乐部) 、区级 (枢纽组织、专业社团、俱乐部) 、街道 (社区俱乐部) 、居委会 (健身团队) 一纵到底的组织架构;在横向层面形成了覆盖社区居民、企业白领、学校学生、机关职员等不同人群的组织结构以及涵盖常规项目、传统项目、时尚项目、创新项目等不同类型的项目结构。
2.1.2 劣势(W)
(1)独立性质不足,依附性强,自治能力不足
体育社会组织在各类活动中对政府部门依赖程度较大,自治能力有待进一步得升。体育社会组织尚不能完全发挥自主权,由于组织架构松散、功能不健全、社会影响力不够等,这些组织还需依赖政府部门开展相关活动,缺乏独立性。在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上半数以上组织依然依靠体育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支持,这些充分显示体育社会组织还未完全独立运作。
(2)体育社会组织相关法律体系不全、监管机制不完善
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主要依靠一个条例、一个办法和一些部门规章,并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体育社会组织机构必须设置监事会,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监督机构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盲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双重管理,这种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如:政出多门、相互推诿等,人为造成职能冲突与监管不到位。
2.1.3 机遇(O)
(1)政策支持,得到更大发展动力
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纲要》将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工程列为九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体育社会组织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其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远度。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该方案对推动赛事恢复、产业复苏和群众体育开展等方面,给出了多项具体指导意见。
(2)产业复苏,体育社会组织遇新机遇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体育产业虽受疫情影响,短期发展受挫,但其也会保持昂首向前的良好态势。疫情过后可能会出现报复式消费,这对体育产业而言都是机遇。
(3)“大病初愈”,全民健身热潮将爆发
疫情期间很多人以各种形式居家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支援抗疫,居家健身迎来小高潮,经过这段时间人们运动习惯的养成,体育人口在疫情过后肯定会增加,全民健身热潮将爆发。
(4)重整旗鼓,大小赛事相继恢复举办
随着疫情的控制,全国范围内大小赛事相继恢复举办,赛事举办将迎来爆发,甚至出现一日多赛、一城多赛、一赛多城的扎堆局面,这对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具有有利的推动作用。
2.1.4 挑战(T)
(1)后续身体健康风险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疫情带来的影响致使人们被禁锢在日常生活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休闲生活和室内外健身或集体运动,至于未来多长时间内疫情能够得到解决和控制,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治愈后的居民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持续治疗和康复。
(2)体育投资在资金与项目两端受困
受疫情影响,体育投资机构在资金与项目端都面临困难。在资金端,疫情对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的不利影响,使得很多对体育投资有兴趣的企业和个人在面对体育投资机构募资时选择等待、观望甚至撤回出资意向,使得市场上大量缺乏政府背景和支持的体育投资机构在募资方面出现困难。在项目端,疫情对大量的体育产业项目形成强力冲击,“开门难”、“获客难”、“转化难”、“盈利难”成为绝大部分体育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3 结论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在后疫情时代里有挑战也有机遇,机遇总结来说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得到更大发展动力、管办分离,获得更大自主发展空间、产业复苏,体育社会组织遇新机遇、“大病初愈”,全民健身热潮将爆发、重整旗鼓,大小赛事相继恢复举办,挑战总结来说:后续身体健康风险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体育投资在资金与项目两端受困。从优势与机遇中审视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现状,突破组织治理中面临的困境,展望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前景,有利于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长久坚实的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丛刊,谢佳杨.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历程、困境与展望[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0,34(03):24-29.
[2]陈丛刊,纪彦伶.体育社会组织多元治理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12):1035-1038+1053.
[3]汪文奇,金涛,冯岩.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治理的机遇、困境与策略行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1):12-17.
[4]张伟.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结构分析[J].体育学刊,2017,24(04):22-30.
[5]戴红磊. 中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