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冠疫情为切入点探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周燕燕
[导读] 2019年底,湖北武汉发生了新冠状病毒肺炎
        周燕燕
        威海职业学院 264210
        一、新冠疫情背景
        2019年底,湖北武汉发生了新冠状病毒肺炎,该病毒具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了做好病毒防控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流行病医学专家的建议下,政府决定于2020年1月23日,对武汉实行封城。1月23日,浙江、广东、湖南三省最早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随后,各省相继启动一级响应,全国抗击疫情的战斗打响了。适逢我国传统新春佳节,国家延长假期、企业延期复工、商场、餐饮等经营场所关闭,党政公务人员下沉社区一线控制人员流动,防控疫情。居民减少外出,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官方实时通报各地疫情和感染者活动路线,并且实行病毒感染者免费医疗,国家承担包括隔离费等一切费用,鼓励感染者及时就医。在湖北,由于武汉封城前人员流动导致疫情扩散严重的地市,全国各省实行医疗系统对口支援,一省包一市,19个省市对口支援,全国的医生护士逆行湖北,展开救援。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3月初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国家经济、社会秩序逐渐逐步恢复。但在国内抗击疫情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国外呈现高发态势,很多国家爆发大规模冠状病毒感染情况,感染人数急剧增加,有的国家已经不得已采取封城行动。同时,中国由病毒输出型国家转为病毒输入型国家。
         二、在抗击疫情中凸显了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1、安全威胁全人类
        谈到人的发展,马斯洛提出需求五层次理论,除了第一层次作为人生理的需求外,人类最基础的需求遍是安全的需求,没有安全,人的生存、发展、爱情、家庭、自我实现都无从谈起。
        从历史上看,20世纪以来,影响人类安全的主要有战争和自然灾难。大规模的战争有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殖民国家的独立战争,以及世界至今仍未停止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冲突战争,如巴以地区、叙利亚战争等。大的自然灾难有日本海啸、汶川地震、台风、埃博拉病毒、新冠状病毒等等。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至今还有局部的摩擦和战争,但无可否认,当今世界和平是主题,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和大多数的人民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但目前,对人类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是自然灾难。从古至今,自然灾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破坏,夺走了大批生命,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通常素手无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全球化的影响下,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局部自然灾难引起的蝴蝶效应会迅速波及整个地球和人类。虽然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国内生产、生活逐渐逐步恢复,但是,世界其他国家疫情的大范围爆发,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同样影响我国经济的恢复。确实,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的生产和制造大国,没有外需的拉动,内需不足以支撑我国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最近,苹果要求微信开启夜间支付模式,否则将卸载微信。国内人声鼎沸的声援腾讯总裁,宣称宁肯不买苹果手机也不放弃微信,但出乎意料的是,腾讯总裁立马回应苹果公司,开启微信夜间模式。腾讯公司的做法,究其原因可能有众多难以言说的利益牵绊,但笔者认为,苹果的全球化是腾讯迈不过去的坎,放弃苹果,等于放弃微信的全球市场。这就是全球一体化带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子。
         2、实践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能够快速有效的应对安全威胁
        中国在面临突发自然灾难时的应对能力举世瞩目。在新冠疫情爆发以后,集中统筹的的政治制度优势凸显,全国各系统、各方面高效协同,形成全国一盘棋。中央综合研判、全国部署,将武汉和湖北作为主战场,其他省份分类指导,严守四道防线。

同时,政府出台政策来稳定物价、保障居民生活、保障急需物资生产,科学决策延迟开学、错峰出行,复工复产,根据各地疫情情况划分高风险、中、低风险区域,稳定社会信心。民众高度信任政府、全员参与、联防联控。
         三、如何以新冠疫情为切入点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制度自信教育,坚信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这次新冠疫情是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更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公共危机,每个中国公民都亲历了危机的过程,国家应对疫情过程中涉及国家全方位的工作,如物资保障、社会生产、民生、社会治安,影响面巨大,需要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效能,也是对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结果证明,国家通过集中统筹、科学决策,形成全国一盘棋,最终向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为国家在处置疫情中表现的制度优越性而自豪。
         2、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从世界观层面,本次新冠疫情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它告诉了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征服者,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它教会了我们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的全球蔓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看客,人类命运捆绑在了一起,国际间联防联控是必然,合作是趋势,也是唯一的选择。疫情使我们相信了科学的力量,国家需要科学部署、科学决策,医生需要科学攻关、科学治疗,民众需要科学防护、科学抗疫。
        从人生观层面,本次疫情给了我们深刻的惊醒:病毒离我们如此近,死亡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如何面对生死?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亲历灾难,这些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想:如果疫情结束,如果自己侥幸没感染,那么我会去做什么?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一样,但笔者相信,长时间的居家或隔离会让大家明白,真正安逸享乐的人生并不存在,人生需要努力做事、需要奋斗、需要付出。
        从价值观层面,疫情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是否恰当,是否应当为当代青年的主要价值取向?疫情爆发后,国家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制定策略、集中统筹,人民群众信任政府、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从上到下,团结一致,抗击疫情,每个中国土地上的公民都体会到了一种集体的力量,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给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我们没有西方的议会制度,更没有议员与总统争论应该拿多少财政用于抗疫合适,我们的民众没有对自由超过生命的渴望。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在中国没有生根的土壤,疫情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对集体力量的信心。
 3、加强职业精神教育,练就职业院校学生过硬本领,应对机遇和挑战。
    什么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坚守,职业精神是医学专家的科学态度,职业精神是快递小哥的繁忙身影。怎么做才称得上具有职业精神?职业精神,首先是一份对职业的尊重,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保障,职业使我们对社会、对他人有了意义,职业为我们成就自己、实现自我提供了平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我们的职业。职业精神,要求我们有过硬的本领适应职业的要求,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无论何种职业,均需从业者首先具备所属行业的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职业精神,要求我们有行业良心,医生救人有仁爱之心、教师有育人之心、官员有爱民之心、技术工人的工匠之心。
    4、加强公民基本素养和法治观念教育。
        疫情是自然灾难,但经验教训是财富,这次疫情,每个人均参与其中,作为亲历者、参与者、感受者,身处其中,切身感受,所以,新冠疫情是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好切入点,亲身经历远胜于推理证明和说教,以此为契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科学、有力的引导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理查德.威尔金森,凯特.皮克特.公平之怒[M].李岩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