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生仪容仪表的教育管理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杨绍文
[导读] 在中职学校学生中,由于有些学生在仪容仪表方面刻意追求时尚、前卫和张扬个性,
        杨绍文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财贸学校
        【摘要】在中职学校学生中,由于有些学生在仪容仪表方面刻意追求时尚、前卫和张扬个性,导致学生中经常出现穿戴装扮与自己学生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现象。中职学校对中职学生仪容仪表问题及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管理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主动分析学生仪容仪表问题的成因,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好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对良好校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仪容仪表;教育管理
        仪容,指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容貌。仪表,指准则、模范;容貌举止。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中学生仪表有“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的明确规定。但在中职学校依然可以看到留怪异发型、着奇装异服、佩戴繁杂首饰、甚至身上有各种夸张纹身的学生。这些在学生身上出现的仪容仪表也是一种追求美的一种表现,只是因为中学生的这个身份,而使这些美超出了学生的个人角色要求。因此,他们在学校里显得特别的格格不入,甚至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教育管理起来也比较棘手,下面就针对学生仪容仪表管理问题作出简要分析。
        1.学生仪容仪表常见问题及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管理的重要性
        1.1学生仪容仪表常见的问题:
        在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中最常见的仪容仪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美甲;留长发,烫发,染发,理怪异发型;穿戴首饰,如耳钉、鼻钉、戒指、项链、手镯、手链;浓妆艳抹,纹身;穿奇装异服等。
        1.2 对仪容仪表进行有效合理管理的重要性
        虽然仪容仪表在学校中不是普遍现象,但不雅的仪容仪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若不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除影响学生自己外,还会对周围辨别力和审美观不成熟的一些同学造成误导,竞相模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校园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气氛,对学校管理、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甚至会影响课堂纪律,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2.学生仪容仪表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入学时都还是未成年人,对新事物的接收度高,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存在学生仪容仪表问题。造成学生仪容仪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审美能力欠缺。
        中职学生普遍年龄在15至19岁之间,多数学生还未成年,缺少社会阅历,审美能力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美的内涵和美的表现理解肤浅、缺乏健康向上的判断力。
        2.2虚荣心与攀比心理。
        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中容易产生攀比心理,虚荣心较强。看到别人的装扮时如果自己觉得“酷”,与众不同,能引起周围同学的注意,能在学校“独树一帜”,自己就可能会跟着做,也不管是否合适自己作为学生的身份。
        2.3社会环境的影响。
        部分影视明星、网红、网络主播、各种短视频中的人物等,穿着五花八门,发型怪异,行为夸张,成为部分学生乐于模仿的对象。还有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广告和宣传等,都非常容易误导中职生,让他们无所适从或者跟风盲从。
        2.4学校管理的不到位。
        学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重视不够、整治频率不够、措施不到位,思想重视不够,觉得整治过了、说过了就行,而不重视实际效果,容易造成学生仪容仪表问题的反复出现。


        2.5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果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过度的重视自己的外表,经常烫染发、描眉、穿金戴银、浓妆艳抹等等,家庭环境比较慵散,对学生的仪容仪表缺乏监督、引导和教育,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是小大人了,可以打扮了,这种家长是造成学生仪容仪表问题的最大成因。
        在以上成因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中职生的仪容仪表的价值取向影响应该是最大的。父母欠佳的生活习惯,对外在美的过度追求,和对孩子审美观念的疏于教育引导,是造成中职生仪容仪表问题的主要原因。当然,审美能力欠缺、虚荣心与攀比心理、社会环境和学校管理等对中职生的影响也是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3.解决仪容仪表问题教育方法初探
        很多学校都有自己规范学生仪容仪表的规章制度,但是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依然存在,在中职学校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我们可以针对造成中职生仪容仪表问题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利用多种教育手段,经常性地进行教育,与家长形成仪容仪表教育的同盟,争取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3.1重视入学教育。
        在迎新生时对于仪容仪表欠妥的同学,新生班主任可以当着家长对新生说明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这样容易获得家长和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并争取做到当面整改。这样,可以让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树立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
        3.2利用好新生军训的影响。
        通过军事化训练以及与部队教官的朝夕相处,让学生在仪容仪表、文明礼貌等方面有自己新的认识,对美有一种另外的认识,改变在初中时在仪容仪表方面养成的不良习惯。
        3.3给学生开设专门的仪容仪表课程或者讲座。
        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美的内涵,增强审美能力。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生身份,在对美的标准的认识上树立起一个符合学生身份的标准,认识到仪容仪表美的内涵是整洁、自然、礼貌和得体,是与身份和职业相符的自然美,而不是张扬、个性和吸引他人眼球的怪异之美。逐步让学生改变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4每学期开学时至少召开一次《学生仪容仪表》主题班会。
        各班班主任结合学校对仪容仪表要求,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对本班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及时整改。还要利用平时的班会课、班主任的晚辅导和平时与学生谈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班主任层面上形成经常性整治,让学生自觉的形成好的仪容仪表习惯。
        3.5与家长多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说服家长配合学校一起关注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提醒家长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经常提醒孩子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不要一味地模仿成年人、影视明星、网红的奇异穿戴和打扮。
        3.6学校加强平时教育管理。
        在学校的各种场合和活动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仪容仪表的管理,不管是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见到了都管管,让学生时刻都能留心自己的仪容仪表。同时学生管理部门也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提醒、教育、整治。并且可以加大惩戒力度,对于仪容仪表不规范的学生,一经发现,限期整改。对无视校纪校规,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要处以纪律处分,在全校范围内予以通报,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4.结束语
        总之,如果学生能受到持续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一定会对美有符合学生身份的新的理解。再加上对违反学校仪容仪表相关规定的学生进行相应纪律处分,通过教育加惩戒的方式,一定能较好的解决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
【2】《谈中职生仪容仪表问题的成因与教育》,《机械职业教育》,郭新春
【3】《深化实验教学革,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机械职业教育》,丁群、何莉、戚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