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全
福建福安市城北中学 355000
摘要:在初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以观察生活为源泉,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兴趣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写作潜力,以学生的水平提高为途径,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切实思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写作;教学手段
叶圣陶先生曾经中指出:“人生如源,文章如溪流,泉水充沛而不干涸,溪流自然生机勃勃,水花不断”,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是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将之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本文将从理论层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关注生活
任何的写作都首先要从选材入手,也即确定自己的文章想要写什么,选材往往与文章的写作意图密切相关。但现在初中生普遍陷于“无物可写,无话可说”的困境,即便掌握多种写作技巧,也不能将之以具体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
关注生活,最重要的是“多观察,有自己的情与思”“观察”就是要善于观察,学会观察,多角度观察,仔细观察,看到自己的生活、别人的脚印、社会的现状;“情与思”是一种独特的个人生活体验,每个人的感受和思考都是不同的,以某种形式表达出自己独有的思想就是写作。不断地观察、感受、思考,并将其呈现在作文中,这就是初中生提高语文作文写作能力的过程。
以日记写作为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体会到记日记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乐趣,养成学生坚持记日记的习惯。
二.引发学生的思考
作文是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识,自发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综述训练。学生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是作文成功的前提。那么“兴趣”和“热情”是凭空生成的吗?如果不是凭空生成,它又从何而来呢?思考是产生兴趣和热情的前提,没有思考,就无法写作。只有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进而充满激情地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作为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写作技巧,而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怎么样,那么......将会?”教师要善于设问,通过问题来刺激学生思考,引出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分组合作互评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成立学习团组。这种方式不但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同学之情,加快解决问题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查缺补漏,同时增强进行写作的能力与意识。
在进行分组,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特长进行合理分组。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其擅长的写作技巧也不尽相同,如果不将学生合理搭配,学生无法相互取经,也满足作文教学中中组互评的要求,这必然导致整体写作教学的课堂收效的不高,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设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个打分与评定,将擅长写景的和擅长写人的分为一组,将长于叙事和长于抒情的分为一组,让学生相互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判,指出彼此的不足,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促进共同进步。
四.做好作文讲评
传统的把学生当作简单的知识接受者和容器——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呆板而生硬;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是背对着学生,只是单单得到一个冷冰冰的分数和评语的教学方法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这种评论方法单调乏味,缺乏新意,脱离时代潮流。要想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做好作文评价入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取长补短,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把学生作为教学服务的对象,努力使写作课生动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好作文讲评,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评价体系中,教师评价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在写作中,每个人的特点和缺点都是不同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写作方法,进而提高自身水平。
五.采用适当教法
作为新时期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采取大班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给予适当的激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促进学生积极写作,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只有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配合学生学习,才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出有效的培养。
比如,在各文体的讲解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进行对比分析的教法。文体的讲授应该以范文为主体,重点分析各文体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明白各文体的具体形式,进而掌握各文体的分析与写作方法。
结束语
在初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检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做好写作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靳长伟.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4):32-33.
[2]孙利春.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探讨[J].科技风,202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