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莲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 530100
摘要: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思辨性教学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已经成为了高中语文新规定的十八项学习任务群之一。它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的古今名著所组成的学习任务群体进行学习并发出适当的表达。推敲出文本中所具备的实证,推理,批判以及发现的技能,以此来帮助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诞生。在高中教学中引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的要求,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本文主要结合高中语文教学,针对新课标所要求的高中语文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进行探究与解析,希望能为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出可实践的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来更好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出来之后,关于如何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这一问题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新课标中也对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主要阐释,而本文所描写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语文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都非常高,那么对这两种能量力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创新,选出最适合学生,最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语文教学。
一、把握学习观点、学习思辨方法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范围内,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论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这也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发展学生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能力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学生能通过这种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思辨性阅读的应用经验,还可以锻炼出学生的思辨阅读意识[1]。所以,教师要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以一单元为专题,进行相应的文本阅读,通过此类阅读来学习文本所要表达的思辨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这四篇古文就可以作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任务群而存在。在这一类的文本群体中。
拿《劝学》来举例,《劝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先引导学生阅读,再进行教学;而是在教学之前知识让学生根据注释标来简单理解文章表意。在学生做到理解文章表意之后开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试着梳理出中心论点产生的思维路径。即文章开头的“学不可以已”,学生通过对这一句的思考,会产生一系列的阅读思维,从学习的意义到学习的作用再到学习的态度、方法进行逐个思考分析,最后得出,学习的意义是提升自己,而学习的作用则是弥补自身缺失,学习的态度为积累与坚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论证语言进行逐字分析,试着去体会文中那看似空洞却又无可辩驳的合理对比[2]。比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等句子。在这一阶段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而间接培养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维能力,最终加深学生对于此类文本中思辨方法的进一步理解。
二、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高中阶段属于学习生涯中学生学习能力最强的一个阶段。新课改的来临昭示着学生必须要提升阅读水平,且要通过提升阅读水平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从而创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3]。但是,如果仅仅依靠高中语文教材是无法锻炼出学生的这一能力的,更无法进行思辨阅读与表达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学会从丰富的课外书籍中学习到阅读能力提升的窍门以及高超的答题技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想。除此之外,在学生阅读期间,教师不必去干扰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创建一种想象与思考的独立空间。假如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以更多的精力去进行阅读。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分享,在学生以自己的角度理解完所阅读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告诉学生文学作品中所带有的批判意义。就拿《西游记》而言,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孙悟空”并不仅仅是代表一个小说形象,还是封建社会反抗压迫的代表存在,这一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形成思辨阅读与表达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学生课外阅读之前,还需要提醒学生谨慎选择读物,以防学生思想受到一些无营养读物的影响[4]。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逐渐的会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出学生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课外阅读中实现自我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首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同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从而锻炼出高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得现代高中生能够更加稳步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浩.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以"生命诚可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9,(11):37-39.
[2]胡雪芹.思辨性阅读,让学生的阅读走向理性与清明 ——以"探讨《鸿门宴》项羽人物形象"为例的思辨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5):213.
[3]刘永超.史论文思辨性阅读的实施:从"质疑"到"反思" ——以《过秦论》《六国论》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20,(7):158-160.
[4]叶方碧.多维身份、多维角度“立体全景”剖析现象——以“援助武汉医疗人员子女中考加分”为例[J].作文·高中版,2020,(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