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丽
定州市赵庄子幼儿园 073000
摘要:在当前的幼儿园阶段教学中,五大领域课程在新时期的确立,使得幼儿园教学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领域间的渗透对当前学前教育课程创新和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学前教育的社会领域教育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它成为了幼儿园阶段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种课程教学实施方式,对幼儿园孩子的整体发展以及社会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需要对社会教育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并且注意教育内容的相关性,教学活动的独立性以及教学,做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社会教育;策略
引言:幼儿园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相关的课程改革,围绕着创新和整合进一步展开,而五大领域课程的确立,使得幼儿园阶段的教学进入了新的阶段。各领域间的渗透,使得当前幼儿园课程教学整合和创新成为非常重要的方式,在当前的幼儿园阶段教学中,要注重不同目标之间、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整合和渗透,使幼儿园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使幼儿园孩子形成整体的发展方向,关注各领域间内容的渗透。
一、一日活动中的渗透
1.在各主题活动和领域的渗透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使社会教育能够成功的在各个主题活动,以及相关的领域课程教学中得到成功的渗透,最主要的就是要使各领域的知识教育能够实现有效的整合和相互关联。比如在进行民族文化认同教学方面,可以结合戏剧表演、音乐以及多种艺术活动来实现社会教育,很多的品质,比如合作、互助以及友好都可以通过体育与游戏竞技等活动的开展来实现,在各科学领域活动中,必须要确保拥有求实细致以及严谨的态度。同时可以在各种交谈、儿歌以及故事等语言活动中,展开对幼儿园幼儿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情感的教学渗透,因此在开展集体教学的时候,要充分把握好教育契机,从而实现在其它领域的教育中,对社会领域教育的充分渗透,从多个角度来确保幼儿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得到有效的促进。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良好的伙伴关系以及师生关系建立,能够确保幼儿园孩子能够获得愉快的学习情绪。在幼儿园教学中,各种待人接物都会充满依赖感和信任感,从而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社会情感基础,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使幼儿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得到较好的培养,同时也能够这样幼儿园孩子拥有合作、乐观、主动的态度。在健康领域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将某些相关的内容加入进来,实现对幼儿的各方面品质的培养,比如在教孩子们系鞋带的活动教学中,幼儿园教师除了要让孩子们掌握系鞋带的方法,还要让,幼儿们充分的讨论如果不会系鞋带应该怎么办,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幼儿园孩子社会交往能力、交流和倾听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幼儿园孩子获得较好的社会性成长。另外一方面也会对幼儿园教学活动实施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2.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的渗透
很多时候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也被称为活动区活动以及区角活动,它是指幼儿园教师会根据孩子们的游戏特征以及兴趣来进行丰富情景的创设,将幼儿园孩子的活动空间进行多个区域的划分,在每个区域投放一定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园孩子以小组或者单人的方式,来进行活动区域的自主选择,通过学习、探究以及实际的操作。一方面让幼儿园孩子获得较好的游戏体验,另外一方面是幼儿园孩子的社会性、认知、身体以及情感获得全面的发展。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这是具有低结构性、开放性的活动,幼儿园孩子会根据自身的意志、兴趣以及需要来展开自主活动,对于具体的活动顺序、内容、活动伙伴、节奏以及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由幼儿园孩子来自己把握,又或者和其他的小朋友进行协调和商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园孩子的社会性培养会非常有帮助。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游戏活动是另外一种具有较高自主性的活动类型,是幼儿园孩子最为喜欢的一个活动,这对幼儿园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在各种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能够使孩子们对不同的社会角色更为熟悉,对不同的生活环境加深了解,对相应的规则能够加深认识,使幼儿园孩子的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技能得到提升,使他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规范,拥有更为理想的社会情感和个性,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更多的时候,是在环境的熏陶以及渲染还有各种活动规则制定过程中来实现的,
3.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必须要明确,对于幼儿园孩子的社会性培养是具有较大的随机性的,幼儿园孩子的很多学习过程和结果大多不是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绝大部分是在生活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他们生活的第二环境,他们在幼儿园里面学会生活、学习以及做人,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需要将小型社会功能实现更充分的发挥,使幼儿园孩子的社会化得到更好的培养,在幼儿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将一些社会教育内容渗透进来,通过各种日常的生活,对幼儿园孩子的规则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将幼儿园孩子日常的午睡、整理生活物品、入园、吃水果、点心等生活情景作为开展教学的重点。在这样的生活常规教学中,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做到相互配合,对幼儿园孩子良好的习惯进行有序的培养,对于幼儿园孩子的社会适应以及人际交往的渗透,需要通过日复一日的重复,来强化对幼儿园良好习惯养成的培养。
二、应注意的问题
1.对社会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幼儿园教师在课程领域的教学研究中,需要对本领域的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寻找和收集更多对幼儿园孩子的社会适应与人际交往有关的教学内容,并且根据这些内容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比如针对幼儿园孩子的健康教育,一方面要让孩子们拥有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同时需要对幼儿园孩子认识规则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而对于幼儿园孩子的语言教育来说,仅仅让他们能够进行流利和正确的表达还不够,必须要让他们掌握真诚与善意的表达,而在幼儿园孩子的科学教育中,不仅要让他们能够客观的认识世界,并且要让他们能够对人与自然这关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幼儿园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教学渗透理念,对自身的教学领域进行不断的扩展,努力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注意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对于幼儿园的渗透教学来说,将互有关联的内容融合起来,而不是进行简单的知识内容的堆砌,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园社会教育渗透的有效实现。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必须要了解某些课程,是不能够拿来进行领域渗透的,某些教学内容它们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将这些内容运用在渗透教学中,会使教学效果明显降低,
3.对渗透方式进行合理安排
在幼儿园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充分的理解内容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将各种内容相加起来,而是通过较为活泼的形式,将有关联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在当前阶段社会领域的渗透,绝大部分时候都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展开,其中一种就是在其他领域的幼儿园教学中,将社会适应以及人际交往的有关要求定为教学目标,这种教学被称为显性渗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目标和内容得到明确具体的阐述。另外一种方式,它没有相应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会包含很多的社会领域的内容,对于这种渗透式教学被称为隐性渗透。
结束语:
幼儿园阶段的教学随着五大领域课程的确立,进入了新的改革阶段,社会领域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实施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园孩子的整体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得到了很大的促进。在当前阶段幼儿园教师应该通过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使社会领域教育的渗透得到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孙丽华,胡艳红.幼儿园渗透式社会领域教育的实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06:802-806.
[2]吴丽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解读与实施途径[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0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