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值日生,我喜欢——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项欣
[导读] 儿园是幼儿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的生活学习场地,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 中讲述,幼儿时期是一个孩子建立健全性格、责任、担当的重要阶段。
        项欣
        杭州市东城幼儿园 310019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的生活学习场地,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 中讲述,幼儿时期是一个孩子建立健全性格、责任、担当的重要阶段。责任心是儿童学习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意识”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自我、任务、承诺责任心是幼儿责任心的主要表现形式。现在的孩子们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宠爱溺爱偏多,缺乏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以及机会。
    因此,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感,尤其是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幼儿自我责任感?现下以班级值日生工作为达成途径和切入点来论述值日生工作中培养幼儿集体责任感的实践和反思。
关键词:大班幼儿   责任意识   培养
前言:值日生工作是繁琐重复的,作为教师,我们每天不能单一的指定,固定的轮流,也不能重复指定幼儿,当分配不均不平等时幼儿便会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应该以平等对待的方式来分配值日幼儿的,每天挑出表现好的小朋友来根据他们的特长帮助老师干活,这样一来,幼儿不仅发挥了自身的长处而且还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多种形式,激发动机——前期准备
        责任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又称责任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知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做出的相应行为。无论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成人通常更关注与幼儿自身有关的事、任务与行为等。如,玩完玩具要自己收拾,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想着带来,自己的事要有想法认真负责地去做,自己说过的话要说话算话等等,而对幼儿要对他人负责,为集体尽责任等则相对要求较少甚至有所忽视,要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任务意识,不仅仅要从小班抓起,更应该以多种多样形式来激发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回应。


二、推陈出新,搭建平台——过程管理
        要想让幼儿形成初步的任务意识,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对于值日生的理解,是单纯的扫地擦桌子做卫生,做老师的小助手,还是机械化的重复繁琐的小事,只有让幼儿做到正确的认知,才能达到更大意义上的任务意识培养,根据观察,我发现我们班保育老师每次挑幼儿劳动的时候都会在活动课的时候说,谁一会表现好,被老师表扬了,下课了就可以来帮我了,每当这句话一出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一个个立马抬头挺胸,坐的端端正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并且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等到下课之后孩子们会找到我们保育老师说老师刚刚表扬了我几次,我回答了几次问题,等等一系列来表现自己,最后问一句,老师我可以帮你干活吗?还有的小朋友如果被表扬次数没有第一个小朋友多他就说问老师还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总之,每个小朋友对于给老师帮忙非常积极,一个楼道有四个班级,有一次我走过来其他三个班没一个班级幼儿看见老师过来给开门的,当我走到角落我们班时,刚走到门口门哗的一下就开了,门口有好几个小朋友过来帮忙开门,所以这些习惯不是幼儿养成不了,而是需要老师使用恰当的方式去教授他们,我特别欣赏保育老师这种教育方式,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幼儿,让幼儿不仅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在老师身上,还在课余时间充分掌握了一些其他的生活方面的一些基本技能。
三、强化意识,提升能力——效果分析
        (一)坚持科学引导。树立爱劳动的观念。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游戏形式激发劳动情感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帮幼儿有意识地从情感上认识劳动意义。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三大命造性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真正做到玩中学、做中学。如在表演游戏“勤劳的人起得早”中,了解勤劳的好处,让幼儿愿意做勤芳的人。有意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惑。
        (二)合理安排值日时间,建立规范的值日生制度。根据班级人数及幼儿人数情况分为5组,每组*人,从周一至周五述行每组轮值值日。开展值日生工作前。师幼共同讨论制定值日生工作内容,如收放游戏材料、摆放桌椅、擦桌子、浇蔬菜、挫毛巾、扫地等,依据大班年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教师帮助下讨论协商值日生分工,明确值日任务并制定值日要求。幼儿长期坚持琐碎、枯燥地值日生工作,需得到教师、家长和同伴的肯定,及时评价幼儿的劳动表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表扬;其次通过自谬、互评的方式,查找值日生工作中的不足;最后,因缺乏劳动经营和能力出现差错所造成不良影响的劳动事件,教师应秉持着多多鼓励,在提高幼儿劳动热情和能力的某础上,予以耐心组织指导,帮幼儿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劳动习惯。
        (三)增强值日生工作中幼儿劳动责任意识。通过制作值日生预伴,布置值日生主思墙面明确劳动任务,了解自己的职责,并通过培养劳动兴趣,获得劳动后的成就感。进而产生相同的劳动责任感,周而复始产生良性循环。教师才能引导幼儿不断强化,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保教合力,共同引导示范幼儿劳动。通过教师、保育员的耐心讲解,示范劳动技巧,帮幼儿掌握劳动方法。针对个别值日生进行加强指导,对值日生劳动不认真现象进行督促、鼓励幼儿更好的完成劳动任务;同时教师也要用自身作为为幼儿树立榜样,感染和教育幼儿,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以及责任和能力。
结语:习惯养成是漫长的过程,以值日生工作为载体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资源等,另一方面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幼儿群体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从实际状况出发,不断调整方式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于美裳,关于中班幼儿值日生劳动态度的研究[门.学前教育研究,2007(3):25-27.
[2]甘晓彬.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1):124
[3] 张爱玲,冷木草,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门。甘肃高师学报,2015,20 (6):114~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