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迎新
山东省莱州市烟台信息工程学校 261400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所开设的中职院校主要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中职院校所开设的各种课程里,专业技能所占据的比例较大,而诸如语文这类文化课程很少被关注。这使得中职院校学生们虽然具备足够专业的技能,却在文化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方面有待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提出要加强对中职院校语文文言文课程的教学,以此为打造更全面的人格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引言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目的即从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及文化基础等方面出发,实现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为实现此目的,除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外,还应将培育学生人文底蕴作为重点内容。我国传统文化中隐藏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面临的困境
当代教育体制下,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境。例如语文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大都喜欢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样,导致很多学生不去思考,直接从讲义上看译文,常常形成对古今异义的知识错位现象,表达上也“词不达意”。教师在串讲时,学生也只能被动式地接收老师强调的重难点,加之很多知识点确实需要硬性记忆才能掌握,久而久之,造成很多中职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学情绪。
自从现代社会开始推广白话文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接触越来越少,白话文对学生来讲通俗易懂,而文言文是难以理解的。加之学生在生活中只会使用白话文,这就让学生产生误解,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没有价值。还有为了满足应试教育和教学大纲的需要,因此在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阶段,拿下文言文分数一直是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考试必考,逢考必挂”就成了基础薄弱中职学生的日常。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文言文在语法知识上跟我们现代用语也有很大差别,文言文中的字或词所代表的意义经常跟我们现在白话文当中的意义不同,这就体现了大量的机械记忆和背诵的必要性,这些特性都说明了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体会不同语境下的字、词解释,及掌握文言文中的相关知识点也是相当困难的,若采取不合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就更会加剧中职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情绪。
二、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优化策略
(一)打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
一直以来,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是带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外在环境的变化会给学生在学习意识上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文言文是一种比较生涩难懂的文学体裁,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讲,他们在一时之间很难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技能,更对此缺乏学习热情。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结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征,为其打造良好活跃的文言文学习环境。在中职院校里,学校可以张贴一些著名的文言文语录,给学生刊发相关的文言文报纸杂志,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带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也应经常为学生讲解关于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重视。同时,讲解一些文言文知识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和背诵文言文,引入各类具备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讨,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
(二)改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新课程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中职院校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领路人,因此,教师要及时去改善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学习文言文给学生思想与个人言行上带来的巨大意义。在此基础上,采用更为多样化的文言文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更为投入地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认识。
比如,《论语》这部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一些生涩枯燥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便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便可根据视频内容充分地认识文言文自身的含义与其应用场景。这种新奇的教学形式可以改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态度,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与课堂内容的丰富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三)导课艺术激趣
(1)故事导入。我在教学《师说》时,讲述了孔子拜师的故事作为引入。当我讲到孔子离开家乡曲阜,风餐露宿,到相距千里的洛阳去拜老子为师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孔子拜师求学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为同学们的学习营造了良好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
(2)音乐导入。我所带的班级是中餐烹饪专业,选择与课文感情基调相匹配的音乐来导课,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资源,又能使文言文学习变得妙趣横生。如在讲授《劝学》之前,我播放了歌手雨言的单曲《劝学》来导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如此深奥的文言文竟能化为美妙的音乐,瞬间,同学们和着曲调学着哼唱起来,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就融入了课堂学习。实践证明,音乐导入是文言文教学行之有效的调味剂!
(四)以欣赏教学法推动人格发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将传统的拆解式教学转变为引导欣赏,将欣赏教学法应用至教学活动中,文章讲解前,引导学生对文章创作背景、所涉及历史知识及人物故事等加以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自主阅读活动展开对文本的了解,并借助文本再创造及表演等方式解读文本。以《惠子相梁》教学内容为例,此节课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课本剧的改编,学生为实现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揣摩及人物语气、表情的精准掌握,主动展开资料查阅等活动,并对惠子心态形成深入了解,借助人物特点的了解,学生的课本剧改编活动得以顺利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加强文言文教学,有助于培养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强化他们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竞争力。教师要紧跟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为他们创造更丰富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梁华.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问题分析[J].考试周刊,2017(76).
[2]李宝丽.基于提中职职生语文素养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2).
[3]张进军.浅析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