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凯丽
义乌市前洪小学 浙江金华 322000
【摘 要】当前,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学校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的将数学知识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更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低年级情境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培养综合性人才已经成为当代教师面临的一大重要难题,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知识不应局限在课本内容,而应更多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所研究的课题内容及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三个核心素养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小学数学低年级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实物情境,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较为抽象,为了学生在学习抽象内容时能变简单具体,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来创设教学情境,借此,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事物的直观表象,加深记忆,促进理解。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该项技能,我在教学时依托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得出结论。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文具盒或者一个水杯,然后让同学们自己观察自己摆放的物品,并在表格中记录观察的结果,然后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从文具盒或水杯的正面,侧面或者后面观察看到的是什么,让学生有意识地设身处地进行思考、想象。
(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俗话说的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足以见得数学在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仅仅掌握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应用性的理解。
在教学“千克、克、吨”的知识后,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内容是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某些事物的重量单位,不是依靠称重工具,而是通过估计得出这些物体各自的重量来明确所应用的单位,以此更好的区分“千克、克、吨”三个单位在现实生活中各自的应用价值。学以致用,学了知识就要会用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
(三)注重情景留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现实的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很大程度还是以直接教为主,让学生自己进行创新方面还是缺乏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而小学阶段低年级更加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在学习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以下变式题,通过出示“4+4+4+4+5”,用什么方法能既好又快地算出答案,先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想出了两种方法:“(1)4×4+5, (2)4×5+1”,相较而言第二种方法更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假如加数5也看成是4,有5个4,得数就少1,因此最后还要加上1。”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采用情境教学相较于传统讲授法而言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符合当前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教育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从各角度认识生活,理解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找一找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出更适合当代社会环境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小军.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数学高年级情境教学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53-154.
[2]曾碧玉.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15-116.
[3]李广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43.
[4]李小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