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陈滢宇
[导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要想学好物理,教好物理,都要重视实验
        陈滢宇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  102488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要想学好物理,教好物理,都要重视实验。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树立科学思想,形成科学态度所不可或缺的。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这几年,我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认真研究,下面我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演示教学;分组实验
        一、重视演示实验
        几乎每节物理课都会有实验,而演示实验占得比例也非常大,一些比较简单常见的实验,比如两个小灯泡进行串并联,一些则是比较有危险,不适于学生分组实验,比如电源短路实验,玻璃的导电性变化实验等等。正是由于每节课都会有,而且每节课的时间又很有限,不能全部用来做演示实验,我们一定要保证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尽量减小课上时间的浪费,在课前应该多做几次演示实验,找出最有效率的实验方法,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因素,比如做水再次沸腾实验时,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找到合适的位置,离学生远一些,又要保证让每个同学都能看见,如何又快又清楚的看到水的再次沸腾,选择水温接近沸点是最好的了,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实验的进程,这些都是靠老师课前多次准备最后才能定下来的。再比如看水沸腾时气泡大小变化,实验特别快,现象不容易被观察清楚,借助手机拍摄,然后慢镜头回放,这样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气泡大小的变化,以帮助后期理论分析。
        二、加强学生分组实验
        初中物理有很多课程是学生实验,其中北京市就有二十个学生必做的物理实验,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学生去实验室上课的次数远远不至于二十节,如何让每节学生实验课上的更高效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生的分组要考虑到男女同学动手能力的差异,可以穿插开,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进行实验时,尽量让每位同学都动手,切实提升每位同学的动手能力。比如连接串并联电路,取两个小灯泡,如何让两个小灯泡都能发光,可以一名同学连接好串联电路,另一名同学画电路图,之后再呼唤,一名同学连接并联电路,另一名同学画电路图,这样既保证了难度的变化,也让孩子们都能动手连连电路。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物理实验,老师必须予以帮助。每节严格按照科学探究七步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评价结论反思、表达与交流。比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学生不能想到如何保持动力动力臂乘积不变,改变阻力,看阻力臂如何改变,这时老师可以提供一套实验方案,提供给学生器材为勾码,通过改变勾码个数来改变动力,这样学生进行实验就会更快,也节约了时间。当我们用弹簧测立计测动力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使用测力计时要使测力计竖直向上使用,就只能让测力计与勾码在支点的同一侧。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给学生提供了实验步骤,又给了学生一定空间,练习了如何设计实验步骤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三、借助多媒体帮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直观的模拟一些抽象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演示实验,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不易观察清楚。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模拟,或者通过实物展台上操作完成。

比如演示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实验现象非常不易观察,电流表的表盘并不能每个人都看见,所以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上,全班学生都可以非常清楚的看见电流表指针变化。再比如讲解热机时,向学生展示了实物模型后,我们只能清楚单缸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对于真实的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原理,借助多媒体展示,通过看视频中的热机充分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在真实工作过程中是如何配合完成四个冲程,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又如何跟着进行另一个工作循环,也能帮助学生学习许多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汽油机加了柴油会怎么样,柴油机能不能烧汽油等等。
        其次,有些实验的现象不能在一节课就看见,有些需要一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见,这样通过多媒体展示,比如水和硫酸铜溶液的扩散现象,金和铅的扩散现象,不能在同一节课看见,通过多媒体展示,提高了课堂效率。
        还有些现象出现的时间很短,不容易观察,比如说水沸腾实验,观察水在沸腾前后气泡大小的变化,现象非常不容易观察到,这样在学生进行实验时通过手机录制,再通过多媒体再现,播放慢动作,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见气泡大小的变化。
        四、配合自制教具
        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用于实验教学,这样既利用了生活的废品,又充分展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比如讲解大气压的应用时,我们经常会讲到农村水井的压水机,离我们的生活有点遥远,现在农业水泵还是更加普及一些,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所以压水机的讲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自制了一个压水机,把注射器的底部然后粘了一块胶皮当成活塞,再在注射器侧面打了一个孔,当成出水口,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压水机模型,让学生都试一试,学生自己就能解释其中的道理了。再比如讲解刚刚平衡条件时,我也自制了一个杠杆力臂测量装置,用纸板固定在杠杆上,纸板上画出一些平行等间距(1厘米)的直线,力臂的长短一目了然。自制教具尽量选择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做的不要太复杂,避免主次颠倒。
        五、布置家庭实验
        由于课时、器材、学生自身素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课堂上,实验无法都用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学生不能真正感受探究的乐趣,久而久之,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求知欲望,丧失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所以创立学生家庭实验,开展第二课堂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让学生回家制作一个水果电池,学生要动脑想如何组成一个电路,去哪里能取得导线,锌片、铜片应该用什么物品获得,如果无法获得,可以用什么进行替代,使用的水果也很多样,可以用苹果,柠檬,葡萄粒等等,想测试水果电池究竟能不能发光,用小灯泡显然是不行的,可以用二极管,而二极管也很常见,通过这样的动手动脑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也巩固复习了课上学习的知识。再比如说查看分析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原理,将自行车搬到课堂上显然不现实,也没有课时分配,而学生回家时仔细观察和分析都很方便,这样对力的知识又做了复习,也体会到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家庭实验能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形象的展示物理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材料,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做出一些改变,只有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勇于探索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