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陈锋
[导读] 数学思维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改背景中,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虽有一定改变,
        陈锋
        广西省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538000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改背景中,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虽有一定改变,但依旧残留着传统教学中不重视数学思维培养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过程给予科学指导,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引言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提倡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基调的情况下,必须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促进高中数学课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都是平行班,班级学生的数学程度不同,所学内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课堂上会出现听不懂的状态,就会有放松溜号的情况,课下也没及时巩固,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课下学生学习状态比较松懒,不愿意主动学习,所以,还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去督促和监管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因为数学在高考中占重要地位,所以学校比较重视,每个班级一周10课时数学,包括正常的数学教学,还有数学学科自习和数学错题课,走进课堂的时间就多了一些,当堂发现问题当堂解决。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夯实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翻翻翻策略
        1.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学习的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直觉思维的培养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重视解题方法与重难点知识的教学;第二,培养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该章节知识的思维导图,并在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凭借记忆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将解题方法与公式定理相对应,为直觉思维的培养与激发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为学生布置多道相同类型的课内习题,引导学生基于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对数学问题的解法进行大胆猜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解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2.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结合生活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还可以降低学生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恐惧感。
        例如,以“三角函数的应用”为例,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我先结合学生平常逛商场走楼梯的实际,为学生出了一道与三角函数应用有关的问题:某商场为了提高原有楼梯的安全性,决定将原有楼梯的倾角由原来的400改为350,己知,原楼梯长4米,那么,调整之后,楼梯会加长多少呢?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己经掌握的有关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在学生探究结束之后,我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学会了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教材当中的例题进行了解答,以此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有关知识的理解。


        3. 强化数学文化的渗透
        在学习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理论知识时,由于数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会使学生具有朦胧感,导致学生在运用这些数学理论知识比如定理、公式等解题时就会产生懵圈感。再加上,很多数学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尽快理解和记住所教授的数学公式,就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数学理论知识,虽然高中生记住了这些理论知识,但是他们没有真正地理解,更不会灵活地进行运用。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曾说过“在数学的教学中,加入历史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数学历史是数学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充分体现出了数学文化应有的人文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史上的数学名人的事迹,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念,使他们以这些著名的数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讲解数学理论知识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认真探究数学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教材中的公式、定理、概念等纯理论的数学知识,就需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知识,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区分、记忆、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
        4.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发现,人的感官感受影响学习状态与程度,人在学习中运用的感官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掌握的程度就越高!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这一内容,只是运用学生的听觉,偶尔调动学生的视觉,造成了教学质量低下!为改善这一教学现状,采用信息化技术中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都调动起来,不断扩大其感官的运用,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其中最主要的运用就是将知识直观化,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将知识直观的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化静态为动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学习幂函数Y=xa中,为探究幂函数中次幂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对整个函数所造成的影响,教师可运用专业的数学软件,绘画动态的幂函数,在不断改变其次幂a的过程中,整个函数都会发生变化,从而让学生更直观观察幂函数的变化,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5.培养学生的选择思维
        相较于其他的数学思维,选择思维伴随着学生的主动性,且思维过程包含丰富的建构内容选择思维的培养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概念化培养,一种为过程化培养第一种方式需要教师向学生明确阐释选择思维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选择思维代入自主学习意识中例如,面对一道判断两平面平行的问题时,在教师提出选择思维的概念后,学生便能够搜集题目中已给出的关键词信息、分辨可用的定理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思维选择过程有清晰的了解,优化单凭直觉的思考解题习惯。第二种方式是过程化培养方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选择过程进行引导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有多种解法的题目,并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游走在各小组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正,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归纳,让学生了解自己思维选择的过程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学生的选择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教者需积极培育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究和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同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设计开放性问题,借助现代教学技术,鼓励学生猜想,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关键能力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赵春霄.浅谈二期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12).
[2]郁蕾.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J].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12).
[3]胡友洲.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