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阅读提高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杨钦亭
[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杨钦亭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西郭小学 250115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数学阅读能力。造成数学阅读能力的缺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数学阅读的认识不够。多数人对数学阅读有哪些作用还不甚了解,我认为数学阅读首先有益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
        数学阅读是数学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数学阅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什么是数学阅读?它有什么作用?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文从以上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将数学阅读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让数学阅读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扶手。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也曾经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就产生了数学阅读。数学阅读过程如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语言符号的感知,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猜想、假设、验证、想象的认知过程。所以数学阅读能力是种以语文、外语阅读为基础,包括多种能力在内的阅读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做题目时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弄错计算符号、或题目没读完、题意没弄清就答题等。还有的问题很明显,学生一看就知道该如何解答,却还常常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一般都把这归咎于学生太马虎、粗心。但我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而我们数学老师呢,本身也没有形成数学阅读的意识,只是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只是在布置作业时才允许学生打开书本,把数学课本当成了习题集:再从家长方面来看,他们在为孩子购书时,也主要是买一.些数学试卷、优化练习等,在他们看来,数学只要会解题就行,哪用的着“数学阅读”?长此以往,学生势必缺乏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出现上述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数学阅读能力。造成数学阅读能力的缺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数学阅读的认识不够。多数人对数学阅读有哪些作用还不甚了解,我认为数学阅读首先有益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为:
    1、数学阅读可使学生解题思路清晰,易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直接的好处,也是阅读教学最直接的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解题方法,真正达到“以读促思,读中求解”。
   2、数学阅读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代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估量。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已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教会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3、数学阅读有助于个别化的学习。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时借助数学课本来接受数学知识、引发数学思考的基础。通过数学阅读,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要会阅读。研究表明,构成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4、数学阅读有助于教科书作用的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者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教科书信息丰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特点,注重让学生填补教材中的留白,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要改变目前数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必须把数学阅读请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亲近数学教学时拥有一个数学学习的心向,在拓宽视野时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在开掘智能时拥有一个数学的头脑。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一、?课内阅读,书本为主。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有时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1、学会在“动手”中阅读2、学会在“交流”中阅读3、学会在“比较”中阅读
二、“问题”阅读,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星现形式也很多样,除了文字叙述外,还有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并且适当添加了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不会分析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做题目时,根本没有把题目读完就动手解答,或者在读题时出现添字、漏字等现象。有的时候学生题目做不出来,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上-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先把题读完整,把关键性的语句做上记号,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打好了基础。
三、课外阅读,提升素养。
    数学阅读不仅要“课内读”,更要“课外读”。我们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还可以利用电脑课到一些数学网页上查找相关的数学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延伸学生的阅读空间。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以阅读为载体的数学课外活动,如:指导学生写写数学日记、做做数学小制作,定期开展“阅读汇报”等活动,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会不断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加强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除了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发展特长,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并且学会捕捉身边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只有从现在开始,让数学阅读进入课堂,把数学阅读真正纳入到每节课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才能让数学阅读成为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参考文献】
【1】刘生宏. 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教与学[J]. 考试周刊, 2018, 000(097):62.
【2】石松. 巧用"变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读书文摘, 2014(10):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