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巍
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 063000
摘要:班级作为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效果与学生的个人发展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自身的思想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这也促使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基于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展开相关探讨,希望给今后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管理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在行为以及思想等方卖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叛逆现象,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如何高效管理班级,成为高中班主任当前最关注的话题。
一、以人为本,关爱学生
从新课改当中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理念。在传统教育当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从而导致班级管理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基于这一情况,班主任应该积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主动了解学生当前面临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动态[1]。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可以积极听取学生建议,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对教学以及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以此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首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建立相关的信息档案,记录个人信息以及家长基本信息,以此保证班主任可以和家长定期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以及思想情感动态。对于最近产生情绪或思想异常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其现象进行疏导,从而保证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当中不断成长。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制定班级规定,有章可循
班级当中离不开班规的制定,班规的存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遵守行为准则,规范自身言语。制定科学化班规可以促使班级内的学生共同成长,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班级凝聚力,对于班级整体发展而言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班规的制定可以促使学生合理开展学习活动,并且保证自身行为不会给他人带来影响。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要不断完善班级规章制度,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时刻从班级角度出发,推动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班规当中可以做出详细的奖惩制度,对于做出好人好事等为班级增光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适当鼓励;对于经常迟到、违背班级规则的学生,班主任也可以视情节轻重采用罚其打扫教室等方式规范其自身行为。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是班级风采的展现者,通过观察学生行为就能看出来班主任的管理情况,班规不仅是学生行为的约束,也是教师完善管理方式方法的重要准则,在这种班级管理视域之下,学生可以自行意识到自己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班级管理奠定基础。
三、合理选拔班级干部,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班级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班级干部作为班级当中的管理者,与此同时也是学习者,相比于班主任而言,班级干部与学生一同学习,更加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情况[2]。在选拔班级干部时,要采用民主原则,每一位有竞选意向的学生以此上台演讲,再由班级同学进行票选,根据学生的意向选取其认同的班级干部。通过这种民主的选举方式,学生和班级干部之间形成共识,更有利于班级干部和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在班级干部责任划分上也要进行详细划分,以此保证每一位班级干部的职责不冲突,促使班级工作有序开展。例如,学生的缺席记录、卫生、作业等分别交由不同的班级干部进行管理,定期进行总结,促使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动态。对于责任心不强的班级干部,班主任要及时做到更换,选拔更适合这一岗位的学生。班级的各项工作与都离不开学生间的交流与配合,因此,班主任在给予班级干部相应权利的同时,也要注重班级内的平衡发展。良好的高中班级管理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班主任减轻管理工作的同时,学生也能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作为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场所,只有形成良好的班风,才能促使学生在行为、思想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得到均衡发展。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制定以及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保证班级工作顺利开展。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也要不断总结自身工作情况,创新管理方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相应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海丽.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J].名师在线,2020(35):101-102.
[2]谭舒心,程春雨.关于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0(3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