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萍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新小学 618000
摘要:现代课堂教学,倡导学科的融合,课程的整合。英语学科探索“融创式”混合教学,是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融创式”混合教学模式分成三步:课前的的导学,老师在上课前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整合后,制作成预习单,学生进行试学;课中的研学,课堂上老师分三步完成,学生先在小组内互学,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研学,最后学生进行展学;课后,学生进行练学、拓学。“融创式”混合教学,既发挥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引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但是教师在应用过程中还需不断摸索,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主题词:融创式混合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前言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深层次地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融合,是学、研、创的融合,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这样的混合教学是“融创式”混合教学。它是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中应运而生。“融创式”混合教学在中学、高校应用得比较广泛,小学高段灵活地应用“融创式”混合教学,在英语学科中的使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融创式”混合教学在小学英语高段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能更好地工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由于小学是六年制教学,学生年龄跨度大,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一般小学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本文只探索高段的英语学科的混合式教学。小学高段的学生,出现了初步的抽象思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逐步开始由表象到本质的过渡,在学习上,不再是简单的重复与模仿,他们对自我认识更深了,对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再感兴趣,教师简单的鼓励与肯定吸引不到他们,他们需要教师看到他们的成长,肯定他们的付出、进步,肯定他们的自我见解,英语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在这个学段采用“融创式”混合教学,就正好可以帮助到学生。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小学高段英语的学习内容较低中段丰富,难度增加了,对语篇的理解,思维品质的训练明显增多,这个学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教师采用“融创式”混合教学,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潜质,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融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融合,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融创式”混合教学在小学英语高段的应用
一般说来,“融创式”混合教学模式分成三步完成:课前的导学,课中的研学,课后的练学、拓学。三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课前的导学做得越充分,课中的研学就越有广度和深度,课后的练学、拓学更出彩。学生的创造力、学习力才能得以实现。
在开展“融创式”混合教学之前,需要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建立线上线下学习的平台,通常建立班级QQ群,邀请家长进群,便于教师与学生开展线上的学习。线上学习,它是一把双刃剑,充分利用好,可以将课上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弥补线下教师无法单独辅导,如果没有监管好学生的线上学习,他们则会利用信息化工具做其他事情,与我们线上学习的初衷相去甚远。因此,他们在线上的学习必须要有家长的监管,但也不能给家长、学生带来繁重的负担,所有这些因素教师都要考虑,在布置线上作业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学习的内容要精典,要由浅入深。
其次,将“融创式”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告之于家长,它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开展,家长需要做什么,学生需要做什么。
教师都要一一讲清楚,给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家长不代办学生的学习,但一定要监管,要支持、鼓励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家完成线上的课前导学,主要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对于没有学过的一篇文本,学生有不会读的单词和句子,有不懂的地方,实属正常现象,如果学生通过线上的听、跟读,仍然没有学会,家长不必着急,请学生用笔圈起来即可,大可不必一定要让学生会读。但是,家长一定要监督学生要圈出不会的地方,发现问题才是重点。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融创式”混合教学中他们在每个步骤中要做的事情有哪些,课前如何发现问题,课中给学生进行分组,如何进行小组学习,如何互学,课后如何拓学。
(一)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就是教师在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将涉及到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资源的融合,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完成预习。
教师要做的工作是:上传即将学习的文本的音频或视频,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线下的学习,主要是教师设计课前预习单,预习单上的练习要体现层次,由浅入深,不宜过深。前面已提到,课前的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是:首先自己独立阅读文本,将自己不会读的单词和句子用笔圈起来,结合图片和内容,猜测文本的意思,这次的学习属于尝学,尝学——尝试着学习;接着,学生带着不会读的单词和句子,在线上听教师上传的原文听力,跟着原文朗读,试着学习自己不会朗读的单词和句子,学会了,就擦掉,没有学会,仍然保留痕迹,待课堂上研学的时候提出来解决,这次的学习属于试学。这两次的独立学习都还处于浅学阶段。最后,学生线下根据自己自学情况,完成教师发的课前预习单。
家长要做的工作在前面已经进行的描述。
学生要完成的这三个预习任务,是按照从浅到深,逐步递进的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是在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混合,学生的自学习能力从这里开启。
(二)课中研学
课堂上,教师要确定学生的问题有哪些,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类,思考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总之,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
研学的第一步:分小组互学。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请组内同学帮助解决,学生间互帮互助,教师巡视教室,查看学生互学的情况。
第二步:集中研学。将学生在小组内都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集中在一起,教师统一来解答,其实到这个阶段,这些集中的问题就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通过“what,why,how”的提问,层层点拨,将文本精读,挖掘文本的深层涵义,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
第三步:学生展学。通过师生间的深度学习后,学生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课堂上开展学生展学活动。可通过表演、写作、创新剧本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展示给大家。师生进行及时的评价。
课中的研学,教师解决单词的时间减少,即使要解决这些单词,教师用自然拼读法教学生学习怎样拼读单词。研学的重点是教师要站在文本的高度,对语篇进行梳理,概括,采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的混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课后练学、拓学
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情况到底如何,都要通过课后的练学来反映,以达到巩固和提升的效果。教师设计的课后练习要有广度和深度。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便于学生对本次完整的学习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为下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结语
“融创式”混合教学,既发挥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引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但是教师在应用过程中还需不断摸索,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越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课程.教材.教法》2016第5期
2.李逢庆 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