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基础教育学生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张敏
[导读] 美术教育的根本教育意义在于,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独立创造能力,自主赏析评述能力和发散想象力的全面型素质人才,
        张敏
        云南省昆明市武成小学度假区华夏御府校区    650000
        摘要:美术教育的根本教育意义在于,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独立创造能力,自主赏析评述能力和发散想象力的全面型素质人才,不是专注培养于绘画专业技能的学科,小学美术作为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美术教育的特色也就体现于此,引导式的兴趣启蒙也就成为了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为其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全面素质奠定基础。本文就新基础教育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从意识、讲解和生活联系等方面提出几点培养措施。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美术教学
        引言: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基础的艺术课程,并非是像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那样,以培养专业技能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小学美术是激发起学生对于美学启蒙的兴趣敲门砖,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于艺术教育的意识逐渐发生转变,我国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学科成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伴随新课标的指引美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培养方向。
        一、基础教育学生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的现状
        1、教师思想僵硬化,创新引导力不足
        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升,成为了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之巅,耸立在民族之林,创新能力成为了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其立身的坚固基石。人才强度决定国力的今天,美术教育又作为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在其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弊病,如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深,不能突破自身局限性,没能做出有效且快速的转变,教育教学缺乏引导性,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引导性,对于低段美术教育而言学生创造力都是启蒙阶段,低段美术教师角色的重担也就在于此处,不可照搬照抄课堂形式,加强对创新思维的认知,摒弃传统思想束缚将自身融入到新基础教育教学当中。美术教育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深入教学了解自身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是教学培养创造力寻求方向。


        2、基础教育中顺从型教育
        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充当着十分尴尬的角色,如今的基础教育方式都是填鸭式教育,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接收的学习状态,尤其是低段的没事教学活动,很多教师存在着“你又听不懂”的错误个人思想,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特色,强调教学标准,为完成教学节奏的统一性,强硬机械式的要求学生顺从教育,让学生去适应教师的教育进度,或者是适应教师的教学计划,如果出现学生个体对于教师教学活动中产生问题或者是疑惑,并得不到解决同样也会成为服从式教育的牺牲品,这样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缺乏自主学习兴趣,进一步消磨学生的创新意识,泯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传统的教育形式会对教育成绩有一定的保障,但是我们优秀的人民教师需要做好对于教育教学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二、基础教育学生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的策略  
        1、兴趣引导,创意教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面的小学美术教育,有效的兴趣引导手段会让你的课堂效率事半功倍,同样学生作为特色个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吸引点是不足以完成创意教学的,多元导入课程,刺激学生求知欲望,是我们小学美术教师所在的重点,如在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拓印》一课中,我们教师可用更加有趣的引导带入,在备课时可以利用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去拓印一件井盖T恤,作为我们的教具,并视频记录下制作过程真人出镜,在课程开始是播放视频,以此为新课程的导入,不仅加强教育趣味性,更注重了兴趣引导的方向,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完成创意课堂的教学形式。
        2、强化学生个体创造力
        学生的是有各自特色的个体,引导出每一个学生体内寄宿着的“小精灵”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第一步,开拓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必要因素,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是他具有无限可能性,和强大的创造能力。美术教师可以在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教育活动中创造出有趣的灵魂。如在一年级《绕绕图图》一课中,教师可以向让学生自主创造线条个图案,然后以范画的形式,在课堂中任选几幅学生们的线条作品,在其及基础上添加线条,或者是填充颜色创作出新的范画作品,学生会在你不断的创作中添加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猜你作品最终展示内容,为课堂增加趣味性,然后以此为引导培养学生在之后的自主创造过程中的学习方向和创新思路,还可赢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欲望,在课堂最后一定要加上作品展示环境,可能或浪费课堂进度但是,尊重学生个体的表现机会,我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结语
        总之美术课堂上是多姿多彩的,是千变万化的,它与其他科目不同,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的渠道,它不仅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具有专业的技能还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创意思维,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切不可固化思维,而应在绘画中寻找创造带来的乐趣在调动学习氛围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为其提供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靖宇.探索高中美术基础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育方式[J].中国文艺家,2020(12):117-118.
        [2]谢雱,汤顺鑫,刘颖奇,李川,文安琪,曾颖.美术师范生学科能力适应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必要性——以湖南师大课题组2020年上半年的调查为例[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11):12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