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燕茹
[导读] 体育教学工作作为我国现阶段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燕茹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二小学    842300
        摘要:体育教学工作作为我国现阶段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在我国过去几十年中的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体育科目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以有效策略促进学生体能发展为中心思想展开合理性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小学生;身体素质;开展策略
        引言: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许多年,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在推进之中,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其影响力在现代化教育中仍然没有完全消退,因此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仍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小学生作为参与我国教育的初级人群,并且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最初阶段,因此体育教学在我国小学现代化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教师、学生、家庭是组成小学阶段教育的三个主要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对于小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受制于应试教育,考试成绩仍作为唯一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标准,家长和教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之上,对体育科目的教学难以形成重要性的认识,体育科目经常被语文、数学等科目占用。小学教育阶段没有对体育训练形成有效重视的现象导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缺失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教师团队体育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升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没有深入研究体育教学对学生内在的深刻意义,加上体育课程缺乏有效的重视,因此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机械死板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学生完成的情况和课堂参与程度,以及体育兴趣的启发,体能素质的培养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
        (三)体育器材的缺乏
        由于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轻视,因此学校在教学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上难以对体育教学投入足够的经费,这也是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形成掣肘的原因之一。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项目都需要借助相应的体育器材,从而才能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1]。比如,田径项目的教学需要良好的塑胶跑道;球类运动的教学,需要相应的足球、篮球以及配套的场地设施。这些场地和器材的配备,是确保体育教学开展的基础性保障,同时也是避免运动中受伤风险的有力保障。而器材的缺乏会导致小学生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体育学习的参与度。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体育科目的重视
        在我国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体育强国”的口号,同时也对我国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要加强体育教学在我国现代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学校和教师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中最为专业和权威的执行者,应当在家长和学生之中普及体育科目对于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和学生明白体能的提升对于自身身体健康成长,对于每个人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学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提升教师体育专业素养
        在我国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中,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方面应该注重对教师团队专业素质的培养,比如请体育方面的教授或者专业性较强的教练定期开展讲座;与其他学校或者体育团队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本校体育教师团队的体育素养与现代化教学要求保持与时俱进;培养教师全面而丰富的体育知识,如肌肉解剖学,骨骼解剖学,运动康复学,营养学等。使教师在开展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全面普及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使小学生有效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训练,在规避受伤风险的同时高效提高小学生的体能素质。
        (三)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
        在校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方面应当加大对体育器材的经费投入。体育器材是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且避免受伤的有力保证,并且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2]。比如,良好的塑胶跑道可以使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有效减少膝关节承受的冲击力,并且跑到可以精确衡量出小学生跑步的距离,使小学生能够更为科学地参与到跑步训练之中;足球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足球的投入,可以同时吸引10-20名小学生同时参与到足球训练当中,再配以相应的场地,可以确保小学生严格按照足球的规则开展足球的训练,使学生得到专业化的足球培训。
        (四)竞赛的举办
        小学生还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并且渴望在各方面展示自己。因此,定期举办趣味性较强的运动会,可以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来,而为了在赛场上脱颖而出,小学生会积极自主地开展所报项目的体育训练,再加上教师的专业指导,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体能和体育素养。
        三、结束语
        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有效提升小学生体能的教学策略要围绕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小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合理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为出发点,从而可以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并且配合我国教学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为我国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殷涵. 丰富体育课堂活动,加强小学生体能训练[J]. 体育风尚, 2020(3):138-138.
[2]梁丰.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能训练[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五).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