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诗博
湖南省怀化市独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418500
摘要:初中生物是初中阶段的学科之一,其是实现学生探究能力发展和实验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否进行有效的生物学习,就直接对学生在下一阶段中的生物学习情况产生影响。而为了帮助学生学好生物,初中生物教师就需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一些影响,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达成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就势必要对当前的教学实情进行分析,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农村初;生物教学;现状;对策探析
引言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长时间的影响,导致初中生物教学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系统性分析,而且还要对初中生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途径进行全面设计,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掌握,对导致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从而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方法,加强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优化与改革,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革,确保初中生物教学与时俱进的目标顺利实现。
一、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教学导入低效化,教学趣味性缺失
教学导入是实现导学和导趣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有部分教师在教学导入的设计上存在问题,这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的调动,这造成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教学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忽视预习设计,自学资源匮乏
部分教师直接忽略了预习的设计,也并不会布置预习任务,这使得部分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有部分教师虽然设置了预习要求,但并没有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自学资源,这使得学生的自自主学习效率较低,教学的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工具利用不当,教学展示效果较差
教学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展示的重要依据,但在当前笔者发现很多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多的还是会使用黑板进行教学展示,这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多媒体已经得到了普及,但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不会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四)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低
教师开展教学时仍将理论讲授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这使得生物教学的进行仍是围绕着教师开展,这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达成教学优化的进行,教师需要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去进行生物教学。
二、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优化措施
(一)增强学生科学思维,开展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科学思维,对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探究生命规律有巨大影响,教师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完善教学方案,注重各项教学内容细节处理,目的就是突出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真正理解与掌握生活知识内涵。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会由于对学术语与概念语理解程度不同,无法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全面了解生物知识。尤其在2011年新课改后,新课标改革内容中明确提出,既要倡导探究式学习,又要把概念教学凸现出来,而实验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研讨交流平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再通过教与学组合起来,并在改革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意识与态度,从而对生物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全面增强学生自信心。
此外,还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课堂氛围。
例如:关于《形形色色的生物》课程知识教学,教师就可以选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以开展教学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循序渐进地提出相关知识与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推理等。因为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不同活动内容,并且在课前会设计教学方案、完善学习用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相关数据信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必苦苦冥想,要懂得利用信息数据、理解具体内容,以此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搜集与播放相关教学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与探究,然后,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植物生长(可具体从一粒种子开始),记录植物生长情况与生长现象,并在观察与记录过程中,探究植物形态特点,注意植物生长状态,形态影响因素等,便于学生对生物生长、发育等过程全面总结。最后,以此为基础,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究出生物多样性特点,以具体实验得出生物长期进化科学结果。
(二)设置生物课程专用多媒教室
农村生物课堂要想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急迫解决的就是多媒教室的设立。特别是针对生物课程的多媒体教室,因为他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实践性的实验课,又因他的理论知识非常深奥难懂,所以加大生物课程多媒体教室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生物课程多媒体的教室中进行实验课,通过参照课件的训练,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在生物课程专用的多媒体教室里,设置的设备一切都要以利于生物教学的标准来进行相应的设计,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对生物教学中发挥其效果。
(三)设置学生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的调整是达成教学优化调整的有效方法,为了做到教学方法的调整,教师需要联系教学实际再进行搜寻。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很多教育研究者的认可,若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教学的效果就必然可以得到提升。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寻有效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教学地开展需要教师设计出有效的学生小组,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究,选择最为合适的小组划分依据。
例如,在进行《激素调节》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其中,教师要对小组的构建进行研究。在这一课中,笔者推荐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分组,这样可以确保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完成探究学习。这样一来,当分组完成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学生的探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四)生物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社会责任的形成
从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情况分析,其教学基础知识有关健康生活、传染病预防、危害、生物技术作用等相关知识,基础初中生物核心素养下的社会责任,借助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使学生思维不受限制,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提出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也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以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以实验活动验证猜测内容、以实验结果引出生物知识,既注重生物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使学生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避免错误思想与伪科学危害大众生命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结合当前教学的进行研究,构建有效化的教学策略。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需要进行反思,找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再从问题入手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杰.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J].亚太教育,2016(8):144.
[2]邓妙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2):61.
[3]杨光忠.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创新探讨[J].新课程(中),2014(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