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 657200
摘要:在步入信息化社会之后,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网络信息技术投射到实物上,就是指对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为了使信息网络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在课程纲要的要求下,很多学校都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研究;对策探究
引言:现阶段信息网络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民网络的信息化时代。学生一直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站在技术前沿的群体,那么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给高中生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就变成了一件十分重要,并且备受瞩目的事情。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逐渐升高,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便利又普及的辅助设备,可以说,信息网络技术一直在推动着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只是在生活方面人们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在工作方面同样无法离开它,信息网络技术已经覆盖了人们的工作领域。可以说,如果不会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就无法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秩序中,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学生时期开设一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程的重要性。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程的开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比如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较为狭窄、片面。有的教师和学生将信息技术课程看做是一门很简单的课程,甚至有个别人认为,只要能顺利的操作电脑就是已经完成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但是,实际并没有这么简单。顺利的操作电脑,比如说完成开关机的指令只是最简单的一步,进阶的任务就是练习打字。有的学生从小就接触过电脑,所以觉得打字并不是难事,但是这只是入门级别的信息技术练习。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是word等工具的使用练习。很多学生都觉得能够在电脑的搜索引擎上完整的搜索到一则信息,就是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其实不然,这只是信息技术的一方面,而信息技术课程将训练学生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筛选能力、反应力等等,这才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熟练使用电脑客户端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目的是发挥想象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自主创造。
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轻视还表现在家长身上,一些家长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甚至在某些家长看来,利用上课时间“玩”电脑,就是在不务正业。
产生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信息技术现在没有被纳入高考科目的名单中,所以很多家长反映,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来就是为了高考能考个好成绩,既然信息技术没有被纳入高考课程中,就应该减少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长。所以在外界的压力下,就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的情况,甚至有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减少了信息技术的课程时长。这样的现象其实根本无法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同时也失去了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
二、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产生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对家长、学生以及教师本身的思想观念的教育。教师要通过讲座、家长会、私下沟通等方式向家长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程是课程纲要中的条例明确规定的。即便高考被誉为能改变学生命运的考试,但是,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也不能只是为了应对高考,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才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包括信息道德水平的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有所成报效社会,但是报效社会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学生通过对信息道德水平的学习,完善和提高了自身思想道德水准,在步入社会之后才会具备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
其次,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在新型课堂、新型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教育模式也不应该是传统的“教师台上教,学生底下听”了,要学会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要授课的时候尽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教授一些学生不懂的方法和技术,像入门级别的开关机指令的教授要注意授课时长和练习时长不宜过长。也就是说,教师要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跟得上进度的前提下,多讲干货,切忌将时间都浪费在最基础的指令操作上。这样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学生因过于简单而产生的枯燥厌学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课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流利的电脑软件操作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培养学生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敏感意识。养成学生自主自发地使用新媒体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等工具作为日后生活工作中的辅助工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大势所趋,也是课程纲要的硬性指标。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只是为了面对高考这么简单,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学生在学校收获的。信息技术课程也不只是为了教授学生如何操作电脑,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韩建宏.基于云计算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J].通讯世界,2019,(02):296-297.
[2]徐海珍.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通讯世界,2017,(2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