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萍 吴书信 邓建玲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从仓颉造字发展至现代汉字,我国文字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历久弥新的发展中塑造了丰富的文字表达方式,至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与汉字有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基于汉字教学的意义与汉字文化的传承,对汉字教学方法加以探究,希望能够为提升语文汉字教学有效性贡献微不足道的价值。
关键词:语文;汉字;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引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蕴含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魅力,从象形文字的产生至今,汉字文体中就涵盖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认知。处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教师应当意识到汉字教学的创新完善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的塑造,因此应当结合现代化教学形式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汉字教学方法进行深度探究。
一、汉字教学的意义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有语言文字,在历史变迁中演进发展,从甲骨文、金文、隶书、行书再到楷书的这一发展过程都蕴含了不同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情趣。以汉字的衍生角度来看,汉字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直观图像的意义展示,也有深远的文化思想战线,通过古代文字的发展来看,其结构构造存在明显的表意特征。时至今日,虽然汉字的表意特征有所衰减,学习者对于汉字内涵的理解也相对减弱,但汉字的内在价值却从未消亡。纵观不同教育阶段的汉字教学,都是以学生的死记硬背为主,对于汉字的本义和构形之间的联系以及繁简变化的过程则是不求甚解。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汉字灵活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也影响了学生的汉字掌握效果。
面对上述汉字教学的困境,汉字教学需要结合时代形式进行创新和完善。近年来相关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的开展汉字教学实践探究,倡导整体性与针对性结合的教学方式,如识记高频的字根和字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运用,既可以让教师从整体性角度开展汉字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汉字内涵理解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汉字整理总结,以字形和字义作为分辨要素,理清汉字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的辨析能力得到提升,可以对汉字进行灵活运用。完成上述教学后,教师则需要激发学生对汉字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字义起源的探索当中,在丰富学生汉字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文化品位与内涵的发展。
二、汉字教学方法
(一)立足规律明确教学重点
素质教育不仅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同样要注重学生的素质与文化培育。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明确教学重点,以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激发为基础,规范学生的书写行为,确保学生的书写要做到没有错别字,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汉字理解的效率。同时,教师需要注重汉字结构特征的教学,汉字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相似的汉字结构和用意进行针对性讲解,让学生理解汉字的特征,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进行灵活运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
汉字的学习较为枯燥,并且文化底蕴的形成需要经历较长的学习周期,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注重汉字教学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汉字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对多元化教学方法加以有效运用,例如可以运用文字游戏教学法,通过打灯谜、歇后语、词语接龙等形式开展汉字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运用故事法激发学生的汉字探索欲望,以“鑫”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封建社会背景下商人的观念认知,从“金多兴盛”的意思角度入手,让学生理解“鑫”字的发展由来和内涵,以此丰富学生的汉字知识;再或是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存在好胜心的心理开展汉字竞赛,参照《中华汉字听写大会》、《中华诗词大会》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设置识字闯关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汉字理解方法
第一,汉字加减法。如在记忆“星”字时,采用加一加的方法,引导学生列汉字算式:“日+生=星”,通过对熟识汉字的相加,准确识记新字。第二,编谜语识字法。如“日”字编谜语识字:“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如此可让学生准确并轻松记忆该汉字。第三,形声字识字法。如:提土旁的字代表和土地有关,木字旁的字代表和树木有关,草字头的字代表和植物有关,虫子旁的字代表和昆虫有关,等等。第四,联想识字法。可给学生观看象形字的构字动画,从具体可感的一系列演变中,更好地识记生字。第五,生活识字法。引导学生通过和实践强化汉字识记,如观看电视、看课外书或看街道两边招牌,巩固记忆学习过的汉字,认识生字。第六,字典学习法。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字典的运用方法,但在后期的学习中却逐渐的忽略了字典的作用,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应当重新对字典加以利用,深化对不同字义的理解。
(四)开展作业讲评
精心设计形式丰富的汉字作业,富含趣味性和拓展性,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正确率,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写字的工整性。而丰富多元的展评和激励制度,更能促进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并在竞赛和互评中加深“如何写好字”的理解。如在学生拥有丰富识字量之后,一周之后通过班会活动进行讲评,并制定可操作的激励制度,表扬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学生。
(五)感知运用,识记纠错
第一,创设语言情境。在识记“渴”与“喝”两个字时,可引导学生造句子创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语言环境:“妹妹口渴了,需要喝水。”第二,识记纠错。如引导学生使用“错字集合本”,将自己写错过的字写在里面,通过订正和反复翻看辨识以巩固记忆,提高识字写字正确率。第三,阅读课外书。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并引导学生读完多本整本课外书,在课外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加深汉字的识记,强化对所学汉字的运用。
结语:汉字既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学习和交流的必要工具,语文教师应当深化对汉字教学的全面认知,在语文汉字教学中结合汉字的特征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掌握汉字的不同用法,在增强汉字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汉字运用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琼. 汉字教学与书写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探究[J]. 天津教育, 2020(1):103-104.
[2]庞春梅. 汉字书写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研究[J]. 下一代, 2020, 000(004):P.1-1.
[3]蔡艳华. 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1):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