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写人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蔡婷
[导读] 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深层次的应用
        蔡婷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竞晖学校
        [摘 要] 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深层次的应用。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习作教学中,写人作文教学一直贯穿始终。在整个小学习作教学中显得极其重要。从统编版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习作《猜猜我是谁》到统编版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有你,真好》。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明确“写人作文”就有数篇。因此,写人作文对学生来说,显得既熟悉又枯燥。熟悉的是写人习作题材常练常写。枯燥的是到了高年级,学生如何把写人习作写的有新意,而不是千篇一律?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高年级学生在写人作文阶段的现状,并运用有效的方法策略来直面现状,解决问题。老师既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语言积累,也要让学生明确各个学段的写人作文的阶段目标,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人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 高年级?写人作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写人作文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如: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以不同视觉有创意的表现人物;学习用景物、环境衬托人物;用几件事突现人物特点;用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来表现人物。这些目标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写人作文,也是修改写人作文的评价标准。
        写人作文,学生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接触。随着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的改革,对学生写人作文有了更明确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我开始了写人作文的相关研究。为了更科学、准确地反映实验有效性,为今后进行推广提供依据,我对参与实验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写人作文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论及应对措施
        1.高年级学生在写人作文前,没有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和不会积累写作素材比率之和有17%,要指导这部分学生要在人物作文的写作中明确写作目的,培养写作意识 。
        2.在写人习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35%的学生不会观察,64%的学生无话可写,76%的学生语言贫乏,56%的学生缺乏想象力。鉴于此,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学生读书。注重平时积累,摘抄好词好句,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摘抄作业比赛,激起学生积累的兴趣。
        3.习作课堂要有创新意识,教学方法要直观易懂。人物作文教学可以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评改作文时根据习作要求,制定习作评价标准进行等级评定,自评与他评。既能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又能鼓励学生多修改。
        4.为提高人物写作能力,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设置情景描写,续写故事,根据人物故事进行仿写等。
二、指导高年级写人作文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一、二年级说通顺话,写通顺句子的基础上为重点教学。中年级着重进行人物描写,片段训练。高年级重在写个人的成篇作文。这就为指导高年级写人作文指引了方向。现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方法总结如下:
        1.课堂上以方法为导向,从课内阅读中学写人
        1)以读促写,提炼写人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儿童模仿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作者观察人,抓住描写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相融。
        如教学《少年闰土》中,我抓住第一自然的内容: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我引导学生反复读第一段,从景物(天空、圆月、大海、沙地、西瓜、看瓜人)和颜色(深蓝、金黄、碧绿)等描写中体会意境的美;从手捏钢叉奋力刺猹,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文的写法,体会环境描写和情境描写的好处,感受人物形象的鲜明,进而进行练笔。
        课堂中,我出示一张班级元旦会上,本班一名女学生红妆上境,手舞足蹈的照片时,瞬间,学生兴趣浓厚,个个跃跃欲试。在进行小组分享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抓住景物描写和元旦场地(教室)的布置以及照片中女同学的年龄、外貌、动作进行细致地描写,真正地做到了现学现用,学以致用的效果。
        2)抓典型事例,提炼人物品质
        人以事显,写人离不开叙事。在阅读写人文章时应注意:弄清文章所写的事情,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是分析文章中人物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是通过一件件事表现出来的。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逐渐表现出来的。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作者围绕“很多人来吊唁”“谈《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优秀品质,受到了人们的爱戴。                
        教学中,我利用板书,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确这几个事例都是为了表现伯父鲁迅先生的内心特点,“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事与事之间互相关联,紧密联系。 细想,作为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对伯父的了解不仅仅是这几件事,作者围绕中心进行选择时,注意到了人的不同侧面,这样写文章的几部分内容,从不同角度来介绍,使得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课文的教学,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是写人作文的示范引领,从而习得写人作文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从不同角度来写他所关心的他人,写文章应该围绕要表达的思想或是人物的某一方面特点来选择材料,选出来的材料之间得有一定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能相互说明。简言之,通过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有效指导学生学习体会“怎么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安排材料”。
   3)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习作前的引导
        指导学生写《“漫画”老师》习作前夕,我要求他们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老师,为自己喜欢的一位老师画一幅人物漫画。同时,提醒学生应该抓住老师最突出的特点来画。上课伊始,班级召开故事会,让更多的学生展示“漫画”老师的故事。展示的同时,学生自行解决了审题的关键,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归纳写法,并把学生归纳的写法以学生姓名命名,整堂课堂设计围绕画“漫画”——说“漫画”——写“漫画”——赏“漫画”几个环节展开习作指导。课堂中,学生有法可依。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2.课外以积累为基石,从课外阅读中学“写人”
        1)做摘抄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我们要注意把平时看到的好词摘录下来,随时进行适当的归类。在练笔或写作的时候,经常翻阅,适时运用,这对我们掌握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帮助。因此,做摘抄是广大学生课外积累最常的积累方法也是写好写人作文的通用法宝。
        2)做旁批。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做旁批的能力。课外阅读中,对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语句优美的句子进行圈画,写下感受或记下疑问,都能有效地对课外阅读不仅做到“读”,还能做到“思”进而做到“写”。 尤其是看《名人传记》等课外书,做旁批可以更好地教会学生学会写人作文。        
        3)生活中积累
        生活好比一本博大精深的书本。每天上演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可以认识许许多多新鲜的词语,有一些知识是我们平常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如俗语、歇后语、谚语。可以认识许许多多可爱的人。人与人交往中,言谈举止,都有切身体会。也可以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也是写好写人作文的关键。
?  3.反复写作训练,及时反馈激励
        实践证明,业精于勤。反复进行写作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写小作文、一周写一次大作文并进行及时点评反馈分享。每次分享会上,学生评价,进行颁奖,并把优秀作品誊抄张贴。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在学生们心里一定有印象深刻的某位老师、某个同学。用写作的形式把他们记录下来,把班上的每篇习作修改后张订成册,成为永久的回忆,意义深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正好的写人作文一定是“求真”。这既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关键。写好写人作文,运用课内写法习得与课外知识积累相结合,一定能让写人作文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