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虞曙明
[导读] 本文先阐释了思想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定义,进而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观下开展社会化的高中政治教学的优势所在,
        虞曙明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214231
        摘要:本文先阐释了思想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定义,进而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观下开展社会化的高中政治教学的优势所在,并从理论层面探究了如何建设好基于核心素养观下的社会化高中政治课堂,从而为新时期如何进行好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政治教学;社会化;教学实践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也应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法治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处于高中特殊时期的学生来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指出:“社会是学校,社会生活是教育”。他把教育与社会化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点相当值得当代教师学习。本文将探讨社会化教学模式下基于核心素养实践教学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势和具体应用方法,以期为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核心素养
1.1定义
        近年来,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概念刚刚被提出,就受到教育界追捧。它因强调学习的应用性,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备受关注。
1.2优势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际上是一门充满着社会生活哲学和实践性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坚持以社会为视角的教学模式,就是课程与实际相结合,也即学生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社会化的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现实,回归社会生活,进而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生活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实现自我、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时期,思想政治课程在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思想政治教学还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社会生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和指导作用。
2 方法
2.1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其学习能力也不尽然相同。如果教师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滑,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上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教师要及时引导好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个性化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社会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收到实效。
2.2教学选择贴合学生社会生活的内容
        现实中,高中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还相对不足,理解能力也不成熟。

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处理,使之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基于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并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付诸知识于社会生活实践中。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建班委会,共同讨论问题,并指出共同讨论得出结果的优劣,要求学生提出感想。这一班委会体制可以与《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进行类比,由于班委会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密切相关,学生对其有较深的了解,因此,学生能够更快的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经过教师自觉的课堂组织,在学生的合作中,学习氛围渐浓。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深入学生,参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发言。总结学生的观点后,教师进行总结,根据总结,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设计出几条班级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说明为什么要这么仿照,这么仿照的意义、优点何在。
        通过班委会的组织形式,学生对本课的感受将更大,如果不从实际生活出发,学生很难类推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思维更深入,观点更合理,操作性更强。因此,基于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下的社会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德育与法治教学的应用中,应选择适合学生社会生活的内容。
2.3时刻紧追时事热点
        教师要关注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讨论。思想政治课程最终培养出的是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思当前的政治热点,吸收道德模范的优秀品质,了解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最终适应社会生活。
        当前形势下,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介绍世界各国抗疫情况,展示抗疫杰出事迹,赞扬在抗疫中各国的牺牲,谴责个别国家不作为的行为,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和地球村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4核心素养融入学生社会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要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从核心素养出发,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只有精准把握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契机,贯彻这一理念。
        在实际教材要求中,如:案例收集、社会调查、现象分析等,教师不应设置空洞的行动计划,而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适当的实践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核心素养观真正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
结束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社会化教学模式下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思考所遇问题,找寻解决方法,最终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好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1):128-129.
[2]张瑞玲.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学科核心素养[J].才智,2020,(6):27.
[3]马维恩.浅谈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