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科备课五规范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卫温炎
[导读] 现代教育最大特点中的“兵团作战”,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课堂教学中个体劳动效果不能最大化的弊端。
        卫温炎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三中学    719400
        摘要:现代教育最大特点中的“兵团作战”,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课堂教学中个体劳动效果不能最大化的弊端。于是,便衍生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兵团作战的主要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集体备课、规范备课、优势资源
        优化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备课效率,有利于共享优质资源,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兵团作战”的有效实施。
        集体备课做什么?怎们做?集体备课要确定时间主备内容、统一目标进度检测、规范备课内容步骤、规范教案形成流程和共享优势资源五个方面。
        一、确定时间主备内容:
        时间——周二下午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并审阅主备内容。周三下午6:00前组内上传,以利大家二次备课。
        在校园网未投入使用时,由各备课组长负责收集本组集体备课成果,定期上交教科室。校园网投入使用后,由主备人负责,将经过审核,最终确定的本周主备内容上传校园网。
        内容——确定下周的教学内容;
        主备——由备课组长确定人选。前提是保证备课质量。学期末的奖励或者K值分配依据每位老师集体备课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定。
        二、统一目标进度检测:
        是指同一层次班级的目标、进度、重难点、作业、检
测试题要一致;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设计不同层次目标与作业检测。(可以在教学设计当中,以选做题的形式出现,分出层次。)
        三、规范备课内容步骤:
课标--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
以考代练--课件--学案(自选)。
        1、课标。课程标准对本节知识与能力点的要求,高考考的方式、考的难易程度、占比等内容。
        2、教材。确定重难点;既能够以本为本又能够大胆处理教材,避免教材搬家,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章节之间的过渡与联系,知识的适当拓展;问题的预设及设计意图等。
        3、学情。要深刻了解学情,以学定教。通过批改、测试、月考等多角度去了解学情,避免教学设计过难、过高等。
        4、教法。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落实课堂“主体、主导、主线”的教学思想,反对“满堂灌”。根据内容和课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法。课堂教学要实现“讲得好”向“学得好”转换,使“金字塔学习法”扎根课堂。
        6、教学过程。落实上课的五个环节,贯穿自己成熟的教学特色环节。要重视导学、总结升华和板书设计。
        7、作业。根据课程标准,精选作业,作业要具有典型性并充满时代感。优势学科量要少,弱势学科量要大。作业要落实分层教学,标注必做和选做。高一、二文综尽量减少书面作业的布置。
        8、以考代练。周测与月考题的命制,要依据课程标准,编制《试题命制双向细目表》。
        9、课件。课件结构要清晰明了,文字要精炼,要点要简明,便于学生做笔记;突出课程内容,不用无关的多媒体素材和动画;注意把握节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切忌过分的五颜六色;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板书。
        附加学案。

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学法指导、知识准备、导学过程、达标检测、归纳总结、布置作业、课后反思(自选)
        四、规范教案形成流程:
形成《初教案》→解读《初教案》→形成《教案》→审阅
上传→复备《二次教案》。
        1、形成《初教案》。主备者在以上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初教案》,并在周二之前将《初教案》的电子版发到备课组微信群,让每位教师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2、解读《初教案》。周二教研活动时进行。一要解读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二要解读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的教法设计、板书设计和作业设置等。
        比如教学过程解读:要解读教学全程的总体设计,包括预习、教学、训练和复习的安排;
        再比如教学反馈解读:即预设与生成的处理,要对教学过程做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等。
        3、形成《教案》。主备者解读后,所有教师都应当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达成一致后,对《初教案》进行修订,形成《教案》。
        4、审阅上传。备课组长或教学骨干对已经成熟的《教案》审阅并签署意见。备课组长将审签的《教案》上传至电教中心服务器指定位置。
        5、复备形成《二次教案》。每一位教师根据《教案》进行二次备课,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实完善具有自己风格特性的教案,即形成自己的《二次教案》,老教师书写在《教案》纸质版的背后,新教师在备课本上完成。
        五、共享优势资源:
        横向共享优势资源----同年级同学科内的优秀资源共享,纵向共享优势资源----全校跨年级同学科的优秀资源的共享。
        1、横向共享优势资源:建议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组内最优秀的资源,最高水平的体现,确定最好的人选,避免平均发力。不是组内的优秀资源,导致有的老师不愿意用,失去集体备课的意义。避免优秀老师保守,不共享优秀资源。实施学科捆绑评价方法,补齐学科内短板。反对一花独秀。
        2、纵向共享优势资源:下届备课组共享上届优秀资源,下载、整理、加工、再成稿即可。一年内建成高考科全套集体备课库。
        3、技术支持:全校统一管理,统一平台——电教中心支持;统一上传时间——周审核、周上传,避免月、学期再传;统一管理——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老师直接上传,电教中心2人直接管理、考核。
        4、《教后记》上传: 教师依据《二次教案》进行教学实践即上课,课后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把成功之处、失误之处、课堂感悟以及改进的措施等记录在《二次教案》上,并由主备者收集整理成《教后记》上传电教中心,作为综合复习和第二年备课的蓝本。
        5、打印文稿及上传电子资料规格要求:
        文件夹名称:2019级语文、2019级数学…2018级物理、2018级化学
        子文件夹名称:第一学期…第六学期
        教案文档名称:《课题名称》教学设计+主备
        课件ppt名称:《课题名称》课件+主备
材料文档名称:《标题》备课资料+主备
Word字体:
课题——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各板块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
行距——1.5倍,段前段后0行。
其他方面逐步规范。
参考文献【1】徐清明. 通过制度和规范 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J]. 现代教学, 2008, 000(007):90-91.
【2】刘辉. 浅析普通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229-00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