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光影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中心小学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走进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即使在偏远的乡镇,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物。在教育教学中,小学阶段就已经把信息技术融入教材,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同时还让学生自己实践、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如“走进信息时代”一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
一、随着新课改,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也在改进,教学都用上了多媒体,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更多。需要他们去了解各种相关资料,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而网络是达到这一切最便捷的途径。但是,由于出现了一些因网络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例,再后来,把迷恋网络归到“精神疾病",使广大家长对网络有一定的抵触,甚至“谈网色变”。在布置查阅资料类的作业时,完成情况总不能让人满意。如在上《开国大典》一课前,要求学生去查阅、欣赏毛主席的录象资料,可第二天真正做到的人是微乎其微.最后也只能通过讲解而不是学生的真切体会来完成本课的学习,预期效果根本就不能达到。
二、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学生中做了个简单的调查:部分学生是家里没有电脑,个别则是家里有电脑,家长拒绝连网,只有少部分是家里有,家长也不过多限制的。他们上网时,大部分是在网上玩游戏,也有学生在网上了解资料的,在网上写日记的等等。在给老师介绍的过程中,个个说得眉飞色舞,连平时不太与老师交流的学生都主动给老师介绍起自己的“网事”。在说到网络对他们的帮助时,都争相表述:学到了成语;了解了历史故事;提升了打字速度;对拼音的巩固有益;提高反应能力;增加了和同学的共同语言;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成就感?????? 当然,也不乏只为玩乐的孩子。其实,在之前我就曾感受到网络对学习的帮助。记得在四年级的一次练习题中出现了要求学生写出关于《三国演义》中含典故的成语。面对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沉默着,只有一个小男生能说出这些成语,如“单刀赴会”、“望梅止渴”、“三顾茅庐”等。当时我一听就马上表扬这个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大、范围广,希望能带动其他孩子也多读课外书。
可这孩子却笑嘻嘻的说不是从书上学到的,是因为他正在玩“三国”游戏,这些成语就是从游戏中学到的。由于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喜欢新奇的事物,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加以引导,正确把握好网络与学习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用网络这一新的媒介,学好知识,促其发展。那么,如何平衡网络中的利与弊呢?
三、首先要让孩子明确利用网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要让他们知道,除了游戏,我们还可以运用网络查阅资料,理解信息,帮助我们的学习。而不是盲目的看别人玩什么,怎么玩,就跟着模仿。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我们现在的重点是抓好学习,然后才是娱乐,这样才不会本末倒置。只要在上课时认真学习,课后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是可以要求父母让自己在不影响身心健康的情况下玩点游戏的。
然后,老师要和家长交流、沟通,因为每个家庭对子女的要求不同。建议家长在家也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脑。不能大人天沉迷游戏,而让孩子远离电脑。要和孩子一起探讨网上的新鲜事,特别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时间可以,还应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这样,可以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也会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当然,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从大人身上明白,网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游戏、娱乐,对工作学习、生活都会有所帮助。大人以身作则,孩子还会偏离“轨道”吗?
最后,利用网络改善师生关系,我们长久以来把师生关系变成了“猫”与“鼠”的关系,使学生很难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的苦口婆心学生毫不领情。曾看到因进网吧被发现后不服教育的,或过不了几天又重犯的。面对这类学生,有时老师、家长都束手无策。所以,老师也应该利用网络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思,去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共同的语言,让学生敢于在老师面前表达,而表示沉默以对,让他们对老师除了“敬畏”还有“亲近"。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激发出来,何愁学习成绩提不高?
总之, 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1}杨福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学,2012-08.
?{2}徐君逸.?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学,2020-11.
?{3}张敬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学,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