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陈华燕
[导读] 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点内容,在教学学习的过渡阶段,对学生习作练习有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陈华燕
        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  322000
        摘要: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点内容,在教学学习的过渡阶段,对学生习作练习有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特性,注重调起学生写作兴趣,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写作教学有效,并为后续阶段的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有效性
前言:
        提高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探寻的重要话题,不仅是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小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有效性习作教学策略,从调起学生对习作教学参与兴趣入手,注重引导学生日常积累生活素材,并重视有效实施读写结合模式以及重视评价中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一、调起学生习作兴趣
(一)通过熟悉的习作内容,调起习作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应依据这个阶段学生刚刚由一二年级看图写话习作过渡来的特点,习作教学应以引导为主,并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熟悉生活场景中的人、事、物作为习作内容,以此调起学生想写作的目的。
(二)通过开展习作交流活动,调起习作兴趣
        习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我手写我口”,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你想表达的话。基于此,教师可以在习作兴趣调起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习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写作前先说出自己想要写的内容,以此让学生在声情并茂中燃起写作热情。
(三)通过习作上墙的模式,调起习作兴趣
        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把学生的作品贴到班级墙上进行展示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完成后的成就感,继而调起不断习作学习的兴趣,保有对习作教学课堂积极参与的热情。
(四)教师高度评价,调起习作兴趣
        教师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同样,在习作教学中,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习作课堂教学的参与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评价环节,以此调起学生习作参与兴趣。
二、提高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习作内容有效性实施策略
        小学生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来源以课本中习作教学内容为主,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对教材内容赏析中积累习作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针对经典习作详细讲解,传授有效习作技巧。基于中年级学生识字能力强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强调阅读对习作教学关键性,让学生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阅读都应注重阅读拓展为习作带来的好处,并引导学生通过习作内容、习作过程领悟生活真谛,形成思想升华。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猜猜他是谁》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将教学内容中人物描写与现实生活中人物融入习作内容中,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习作有效动性,与此同时,利用自己熟悉的素材习作,也让学生的习作内容变得有内容可写,并在这种持续习作练习中掌握人物类型习作精髓,提升习作有效性。
(二)习作教学方法有效性策略
        习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策略,对刚刚进入完整写作时期的中年级小学生至关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习作教学中习作技巧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应用习作技巧,以此有效提升学生习作水平。基于中年级已经具备了相应语文基础以及简短写一句话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效地引领学生结合多种语文素材,以此来提高习作技巧运用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名篇佳作的仿写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如,在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习作练习时,教师就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作品的谋篇布局,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同时,合理有效运用这些技巧,让学生在参透作者写作情感中感受文章情感,继而学习这种写作技巧,以便合理运用到写作中,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对这篇名作仿写,达成自己的习作目标,体现习作教学有效性。
(三)习作教学过程有效性策略
        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语文习作学习中,教学内容及写作难度都较低年级有所增高,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具备自主习作练习意识、增强学生间合作修改习作能力,达成学生间的有效互动,以此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学生积极参与习作力度,以强化式习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练笔的过程中,有序递进,形成习作练笔习惯,并通过这种有效性策略的实施,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有效沟通,形成互相交流写作心得,互相促进,进而达成有效提高习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如,在三年级《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练习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事物,并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场景写下来,写完后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展示自己观察所得,并相互间取长补短,形成有效交流。同时,在这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观察中,不仅要用眼睛看,还应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甚至还可以尝一尝,以此来注意事物的详细变化。通过这样观察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习作练习助力。
(四)习作教学评价机制
        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后的习作评价至关重要,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达成精细化习作练习目的重要步骤之一,不可省略,不能精简。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采取眉批方法呈现评价结果,也可以按照学生习作教学中表现,进行课堂总结评价。无论哪种方式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都应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中肯评价。使学生在面对教师评价的时候,收获的是满满的修改自信心和继续写下去的欲望。
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点内容,是习作教学中重要的支点。教师应重视中年级习作教学这有效性特点,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总结、浅析小学生习作能力发展关键期,从调起学生对习作教学参与兴趣入手,注重引导学生日常积累生活素材,并重视有效实施读写结合模式以及重视评价中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并以此提高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阶段习作教学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封燕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指导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0,(3):226.
[2]赵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8):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