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翟禹博 苏颖
[导读] 作为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具有尚度遗传性,
        翟禹博 苏颖
        吕梁学院 033000
        摘要:作为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具有尚度遗传性,核心障碍为在多种场景中持续存在社会沟通和交往困难,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以及局限的兴趣。由于致病机制尚未明确,这一疾病对ASD儿童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研究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其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该类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部分患儿会存在智力低下及认知障碍。临床上针对该病多采用康复护理配合药物治疗,但应当注意的是,常规康复护理多为集体护理,其对患儿缺少针对性照料。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从事特殊教育学前阶段工作的实践经验,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做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的优势
        (一)缓解治疗师匮乏的压力,降低干预费用
        治疗师匮乏是ASD早期干预和康复中最为突出的瓶颈性问题。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最新发布的自闭症诊断和筛查数据,全美8岁儿童中,ASD的发生率为1/54[8]。2019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m》数据显示,保守估计我国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人口,200多万自闭症儿童,并且以每年将近20万的速度增长,而全国教育康复机构的服务能力仅为30万人,康复需求和服务能力之间矛盾突出[9]。通过治疗师一对多以远程(实时和录制视频)或现场培训的方式培养家长“同行”,能够使专业培训辐射到更多家庭,避免ASD儿童因治疗师匮乏而错失干预的最佳时机。
        (二)惠及家长自身
        家长介人策略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因其在缓解治疗师匮乏压力的同时降低了干预的费用,还因为家长自身也能够通过介人受益。首先,增加家长的知识、技巧以及介人的积极性。Shyu等指出,家长对ASD的认知不仅影响自身的幸福感,同时影响孩子的表现,接受过干预培训的家长能够更为积极地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尽管家长介人干预的强度远低于治疗师干预,但是随着家长对ASD的认识不断深人,孩子的语言能力随之得到提升。Parker和Childs分析家长介人ASD早期干预的经验发现,家长虽然感到介人干预压缩了自己的个人空间,但是在介人过程中充满了与孩子共同克服障碍的使命感和力量感。其次,减轻家长的教养压力。研究表明,由于ASD症状的复杂性,ASD儿童家长比普通人群及其他障碍儿童的家长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教导家长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行为管理策略能够对其家庭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
        (一)开展游戏,营造适合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气氛
        无论是对于身心健全的儿童,还是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来说,游戏都是能够让其忘却自我障碍的一种活动策略。因为游戏符合该年龄段孩童的身心特点,能够使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中学会一些实用性的技能。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特殊教育学前阶段的工作者,可通过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有关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活动,从而通过开展游戏的方式,营造适合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气氛,于游戏之中强化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行为,降低不适应的行为,从而达到提升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质量的目的。
        (二)适当表扬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

”家庭环境、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态度很重要,一味地妥协、迁就、没有原则,会使小力更任性,家长也会逐渐失去威信,因此父母要和老师一样统一要求,做到赏罚分明。综合考虑其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因素,判断该行为是否恰当。可将事情进行分类:第一类:不可以、不同意、不支持、不可挑战的事情。第二类: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面对的事情。第三类:无关紧要、琐碎的事情。孩子做了第一类事情时,家长要做到不让步、不动摇、保持权威;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完成第二类事情;第三类是生活中与儿童发展语言、培养技能相比没那么重要的琐事,暂不干预。当小力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一二类事情时,立即给予表扬奖励。
        (三)长期计划,渐进性地培养自闭症儿童各项能力
        一般来说,自闭症儿童确实与一般的儿童身心有所差异,但是培养自闭症儿童的各项能力在短时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有些家长和教师就是因为急于求成,造成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使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进行得愈来愈不顺利。特殊教育学前阶段的工作者应让家长在家庭中以渐进性的策略提高自闭症儿童各方面的技能,以求能够高效达到提升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目的。通过帮助家长制定长期计划,期望家长能够渐进性地培养自闭症儿童的各项能力,切实高效地达到了提升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四)家长及时发现干预自闭症儿童
        家长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及时的教养干预与和谐接纳的家庭氛围最为关键,对自闭症儿童症状的改善和能力的发展更为有效。因为家长与患儿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而且大部分家长对于患儿的教育康复极为关注,也最了解他们的需求。事实上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很难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普遍缺乏基于情景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动作过程的能力,很难将已习得的技能继续保持并泛化。家长若能主动调整好积极的心态配合并参与到患儿的教育康复干预中来,使患儿能及时在家庭自然环境下使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落实到日常的生活行动中,更有助于提升患儿教育康复和干预的效果,使其更好地保持和迁移。这样通过家长的指导,患儿逐渐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简单地自然家庭情境中学会体验生活,并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五)奖罚分明,助力自闭症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实践表明,由于自闭症儿童在身心发展上有着一定的缺陷,大多数家长认为自身对自闭症儿童有着极大的亏欠,所以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过分宠溺,而这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特殊教育学前阶段的工作者,应当在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强调合理评价的作用,让家长能够明确奖罚分明的重要性,从而助力自闭症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此必然会避免自闭症儿童形成对家长的依赖性,提高其独立性,以求顺利完成优化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教育工作效果的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闭症是在儿童期就会显著表现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会存在人际交往障碍,通常保持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少数患儿会存在智力低下及认知障碍。自闭症一经发现应当及时采取治疗,避免其对患儿日后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临床上通常采用康复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治疗过程中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提升其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童海静,李艳萍,刘博佳.家庭康复护理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0):1873-1875+1913.
[2]王薇.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经济需求与社会需求分析——以苏州地区为例[J].时代报告,2018(09):201.
[3]杜晨阳.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家庭同胞关系及改善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8(16):71-75.
[4]李丹虹,林璇,余伟,梁名慧.父母教养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8(16):76-80.
[5]李学会.自闭症儿童对家庭的影响及家庭应对策略:基于文献回顾的理解框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04):34-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